時隔10年蔣孝嚴清明再祭黃帝陵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5-04-06 11:18:0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接受中新社記者的採訪。房晴攝
乙未清明,橋山之巔,古柏蔥蘢。
在象徵著九五之尊含義的9時50分,鐘鼓齊鳴,萬餘名海內外炎黃子孫齊聚于軒轅殿祭祀廣場,共同祭奠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恭肅衣冠,向軒轅黃帝敬獻花籃,深深三鞠躬。
這一刻,蔣孝嚴的表情肅穆、虔誠。
2005年4月5日,時任中國國民黨中常委的蔣孝嚴代表國民黨,出席了在陜西黃陵舉行的清明節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那是國民黨56年來首次正式受邀參加黃帝陵祭祀活動。
2015年,蔣孝嚴再次出席公祭黃帝陵典禮,自言“比10年前的激動多了幾分驕傲,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參與,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在與中共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會見,他侃侃而談,希望擴大這方面的影響。
2009年4月,馬英九打破慣例,在台北第一次遙祭黃帝陵,成為1949年後,第一位主持遙祭黃帝陵典禮的台灣當局領導人。此前,臺當局每年都指派臺當局“內政部長”代表台灣地區領導人遙祭黃陵。
蔣孝嚴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台灣,4月5日被稱作“民族掃墓節”,很多官員到台北忠烈祠遙祭黃陵,一年比一年規模擴大。典禮旨在紀念黃帝的功績,並表達對民族遠祖的崇敬,“具有發揚中華民族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深遠意義”。
採訪中,不時會有“民族復興的這個偉大目標”、“老祖宗在保祐中華民族”、“恪守孝道”等詞語從這位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家第三代口中説出。
藉此,蔣孝嚴欣然提筆,墨汁淋漓,詞曰:“同祖同源同文化,同心協力振中華”。他表示,四海之內所有的華人,基本上是同祖同源的,這個認同要把它加強。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個精髓,才能夠不忘過去,展望將來。
談及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即抗戰勝利70週年時,蔣孝嚴指,今年來祭黃陵有著雙重的意義。抗日戰爭,就是中華民族生命存亡絕續之時,也是抵禦民族外辱的一個勝戰。抗戰勝利影響之深遠,對台灣來講,更且如是,今年也是台灣光復70週年。
祭祀大典結束後,蔣孝嚴進入軒轅殿瞻拜了黃帝像,在黃帝像前駐足許久,殿內擺放的祭祀至尊禮器和左右兩邊的遠古樂器,蔣孝嚴仔細端詳。
風散處,祭祀音樂餘音不絕。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