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無關“強刺激”

10日傍晚,央行宣佈,自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0.25個百分點。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原先的1.3倍調整為1.5倍。

 

宏觀調控政策需要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預調微調,此次央行進一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緩解企業負擔,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近公佈的主要經濟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4月份出口同比下降6.2%,外需仍然低迷;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6%,企業經營仍然困難。而一季度經濟增速進一步回落至7.0%,雖仍處合理區間,但創6年來新低。經濟運行所面臨的下行壓力、物價總水準保持低位,都決定了通過名義利率適度下調以實現實際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進而穩定實體經濟運行。從這個意義上看,此次降息不僅反映了市場預期,也符合現實需要。

 

算上此次降息,從去年年底以來,央行已3度降息,兩度降準,外界對我國貨幣政策也因此産生了諸如“中國版QE(量化寬鬆)”的議論。從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實際情況看,這些所謂“中國版QE”的説法是站不住腳的。通俗地説,QE指的是在利率已降至零甚至負,實體經濟拿錢沒有地方賺錢、常規利率杠桿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央行直接購買政府債券。換而言之,QE是建立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失靈、缺乏操作空間的基礎之上的。事實上,即便經過3次降息,我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仍達5.1%,貨幣政策工具還有很大空間,完全不需要實施“中國版QE”。無論是降息還是降準,其實都屬於貨幣政策根據形勢變化而進行的正常的預調微調。同樣的道理,最近半年來一連串的降息和降準,也不能將其看作是“強刺激”和“大放水”,關於此次降息是為了刺激股市的説法更是無稽之談。以判斷貨幣政策執行情況的關鍵指標廣義貨幣供應量M2為例,3月末,我國M2餘額同比增長11.6%,低於12%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標。從M2看,貨幣政策不僅沒有搞“強刺激”和“大放水”,未來貨幣政策相反依然還有相應的預調微調空間。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融資成本仍處歷史高位的背景下,央行此次降息的同時進一步放寬了存款利率浮動的空間。可以預計,隨著渠道多元化和定價的市場化,金融之水流向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必將更通暢,對於促進投資,擴大消費也將産生積極意義。當前真正值得引起高度關注的是,隨著降準、降息等政策操作的密集“出手”,部分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卻並沒有得到真正滿足。降息、降準釋放的可貸資金,相當一部分流向大型企業、房地産業,或者通過銀行理財産品流入股市,有的甚至在金融體系空轉。下一步的關鍵依然在於,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把央行降息、降準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監管部門應繼續強化考核監督,對銀行釋放的資金流向、信貸利率水準進行嚴密監控和監督,防止渠道阻塞或流向跑偏。(葉 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