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教材擬退出政府定價 業內:不太會漲價

義務教育教材擬退出政府定價 業內:不太會漲價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發展改革委網站就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此前一直被列入中央定價目錄中的教材擬退出政府定價。

 

作為所有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工具書,教材即是必需品也具有壟斷屬性,因此教材的價格比其他書籍更加重要。

 

記者調查了解到,中小學教材最後一次調價是在2006年,相同質地、頁碼的教材相比于其他書籍在價格上要便宜將近一半。據業內士人透露,中小學教材因為有穩定的銷售群體,再加之政府補貼,儘管定價低,利潤其實不菲。在政府放開定價後,由於其具有特殊的審批流程,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部由政府買單,預計價格也不會漲高。

 

中小學教材定價基本偏低 價格十年少調整

 

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教科書由國務院價格行政部門會同出版行政部門按照微利原則確定基準價。一直以來,中小學教材的價格普遍較低,且大幅低於市面上的圖書價格。北青報記者調查了解到,以人教社中小學教材為例,在其官網上可以查詢到,其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裏,小學階段教材普遍都在10元以內,且多數定價穩定在5元至7元左右,部分教材的價格甚至不到5元,如新課標數學二年級上、下冊(彩色)的價格,只有4.65元和4元。中學階段的教材價格,雖然相較于小學階段,有一定程度提升,但也基本穩定在10元左右,多數不超過15元,初中階段教材多在8至10元,高中階段的必修教材,則多在10至13元。

 

參照人教社的教材定價,教材的價位水準標準,基本上與教材頁數成正比,但與市面上普通的圖書相比,教材在同等頁數下,則便宜得多。如人教社語文八年級教材上冊,268頁,定價為10元;市面上268頁左右的圖書,拿蔣勳的《孤獨六講》作為參照,總頁數為269頁,定價則為26元。

 

據了解,教材出版社多年來形成一定的“價格”行規,價格主管部門很少進行調整,因此教材的定價多年來基本趨於穩定。從國家發改委的網站上可以查詢到,最近一次調價是2006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出版總署出臺“加強中小學教材價格管理政策措施”,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材價格管理,降低中小學教材價格。

 

中小學教材由區縣教委進行採購

 

義務教育階段政府買單

 

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我國實行教科書審定制度。教科書的審定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未經審定的教科書,不得出版、選用。據了解,地方在選用教材時,需要從教育部審定的教材目錄中進行選用,在具體操作層面,北京是各個區縣從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門列出的目錄中進行選取,根據規定,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的教材由區縣教委進行買單。

 

北青報記者在查閱部分區縣教委的預算表中發現,各個區縣教委的預算目錄並沒有詳細列出教材使用經費。據一些學校的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每年9月,是學校集中發放新生用書時間,一般在此之前,區縣教委會要求學校對學校所有書籍數量進行申報,之後學校就可以根據安排到新華書店進行領書,所有費用全部由專項經費支付,不需要學生繳付任何費用。

 

由於區縣教委有一定的自主選書權,因此目前北京市各個區縣在使用教材方面不盡相同,一半選取的是人教版的教材,一半選取的是北京版的教材。同時考慮到區縣內部教學、考試進度的問題,同一區縣選取的教材版本都是統一的。

 

對於今後教材價格放開後,作為採購方是否會貨比三家進行選擇?一位區縣教委人士表示,由於教材選擇有著嚴格的審核,必須要進入採購目錄才能夠進行選擇,一般進入目錄的也是長期佔據教材領域的幾家出版社,因此,區縣教委的選擇範圍不會太大。

 

小學教材實際最賺錢

 

大學馬哲、毛概也有銷量保障

 

教材定價大幅偏低,出版社是否無利潤可圖?成本是否遠高於定價?一家主要負責教材出版的資深人士表示:“定價低不代表不掙錢,由於教材的銷量足夠大,實際是最掙錢的。”該人士具體解釋説,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甚至有“壟斷”性質,雖然定價低,但其在銷量上有巨大的保障,“教材是可以無限制複製的,每年都在定期、不斷地循環,所以量值效益是最有保障的。小學教材實際最賺錢,其次是大學裏的馬哲、毛概等教材,都具有強有力的銷量保障。”

 

據出版界人士透露,如果僅從成本核算的角度看,教材也未必虧本,“比如320頁、16開本、黑白單頁的圖書,市面上定價是20元的話,換算過來,一個印張的定價等於是1塊錢,但印張的單價成本大約只有4毛,所以市面上圖書的毛利潤實際達到了2倍之多;如果同是320頁、20元定價的圖書,32開本的話,換算過來,毛利潤則會更大”。

 

業內説法

 

特殊採購方式決定教材

 

取消定價後也不會漲價

 

“教材的生産流程是很特別的,先得由教育行政部門發起,然後由具有資質的出版社參與其中進行生産,出版社實際相當於服務生産商。在這之中,出版社基本是沒有話語權的。”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教材的特殊意義,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宣傳部門層層審定,所以基本是行政項目制,出版社在之中基本沒有太大的談判話語權,包括定價,“如果按照市場類圖書來定價,出版社其實想定多少錢,就可以定多少錢,就像市面上上千的高級圖書,並不是按照什麼成本來審算的,就看消費者能否接受”。

 

業內人士預估,由於教材的特別生産流程,它的價格放開也是建立在一定“條件”基礎上的,所以取消定價後,基本不會影響價格的穩定。(記者 安蘇 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