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談香港青年如何迎接時代環境變化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5-22 10:16:3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香港5月21日電(記者 趙建華)博鰲亞洲論壇與香港菁英會21日在港聯合舉辦2015博鰲亞洲青年論壇(香港)。應邀主禮開幕式的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就香港青年如何迎接時代和環境變化的問題,發表了三點看法:香港青年要有遠大的眼光、包容的胸襟、自強的心態。
香港青年要有遠大的眼光
張曉明説,香港地方雖小,但能量很大。香港已發展成為亞洲乃至國際上重要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這種地位的形成,本身就是國際局勢風雲際會的結果,也是幾代香港人以廣闊的國際眼光和靈活的應對策略把握機遇的成果。謀劃香港未來的發展前景、尋求新的競爭環境之中的致勝之道,要登高望遠。特別是要以戰略和前瞻的眼光看到全球經濟發展重心向亞洲轉移對世界格局的影響,看到中國和平崛起的大趨勢,看到香港在中國內地與外部世界交流合作中的獨特角色。
張曉明舉例説,“一帶一路”戰略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橫跨歐亞大陸,穿越非洲,涉及的地區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佔全球的63%和29%。有眼光的人看到的還不止是這些。
張曉明表示,香港成功企業家馮國經的團隊預測,未來30年,全球將新增30億中産人士,80%分佈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這將直接改變全球消費市場的格局,意味著中國消費品輸出的戰略性空間將隨之延伸和拓展。如果看得再長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市場可能演變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所産生的輻射效應必將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巨大利益。
張曉明指出,把香港擺進這樣一個遠景中來觀察,可以預見,憑藉其自身的區位優勢、資金優勢、現代服務業發達和國際聯繫廣泛等優勢,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新一代香港青年謀事創業,都應該有這樣的超越香港、超越當下的眼光,真正做到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那樣的話就會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展示舞臺。
香港青年要有包容的胸襟
張曉明説,“一國兩制”方針允許不同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在一個國家內長期並存,本身就體現了博大的政治包容。內地要尊重香港同胞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等。香港同胞也要尊重內地的社會制度和內地同胞的感情。香港與祖國內地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香港與內地各領域交往日益密切的大趨勢不可阻擋,香港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是與內地加強合作、互利共贏。
另一方面,香港需要繼續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面向亞洲和世界,吸引各地的資金、人才、技術、文化等在這裡集聚。這有利於保持香港作為國際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張曉明認為,香港未來的更大發展,必然伴隨著與內地的更深融合和對世界的更大開放。
香港青年要有自強的心態
張曉明指出,當代香港青年總體上是幸運的一代。上幾代先輩的艱辛拼搏已經鋪墊了豐裕的物質基礎。不可否認,當前許多青年朋友也面臨創業難、就業難、置業難的困擾。這些問題並非香港獨有,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普遍存在。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已經為解決這些問題採取了許多務實的政策舉措,並仍在持續努力。與此同時,也時常聽到一些青年朋友逆境自強、勇於創新、成功創業的故事。生活和命運從不眷顧耽于優越感、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會留給找準人生位置、善於捕捉機遇、埋頭苦幹、自強不息的人。
張曉明相信,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有祖輩傳承的獅子山下的奮鬥精神,加上遠大的目光、自強的心態、融通中西的長處,新一代香港青年一定能演繹出新的香港精彩故事。(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