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銳作家倡交流:“有雨林,也要有沙漠”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5-06-01 10:04:5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兩岸文學界要加強溝通合作、豐富文學生態,“有熱帶雨林,也要有沙漠、平原。”多位兩岸青年作家、學者30日在北京如此倡議。
當日,參加“第三屆兩岸青年文學會議”的三十余位兩岸四地青年作家、學者在魯迅文學院座談。
作家出版社社長葛笑政説,作家通過講述生活中的故事,將自己對人生、世界、社會的認知傳達給每一個讀者,因此文學是最重要的交流形式之一。
文學也一直是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對話的重要平臺。新世紀以來,互聯網進一步拉近了兩岸文學創作者和愛好者之間的距離。在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作家葛亮看來,新媒體讓當代兩岸年輕人間交流愈加簡單便捷,但也導致其對交流機會缺乏珍惜。
他説,兩岸四地有良好的文學交流傳統,如今更應薪火相傳,讓兩岸青年回歸對文學最初的認知,在文學的領域中彼此守望。
台灣作家黃崇凱坦言,“閱讀大陸作家的作品時會感到陌生。”他表示,雖然兩岸年輕人成長的文化土壤有不少交集,但文學作品中仍然體現出雙方精神性的差異,希望文學人進一步探討如何增進相互了解,並一同融入世界文學潮流。
台灣作家朱宥勳談及兩岸文學的同與不同。他指出,兩岸文學創作者運用同一種文字進行創作,但各異的地域環境和社會特點導致相同的文字呈現出不同的語境,這一差異正是交流的意義所在。
北京作家、《文藝風賞》雜誌主編笛安認為,寫作視角的差異導致兩岸作家文風各異,其作品中展現的世界觀亦有所不同。通過交流與合作,兩岸文學愛好者將看到更多不一樣的風景,“有熱帶雨林,也要有沙漠、平原。”
座談會開始前,作家出版社還發佈了由中國現代文學館主編的《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該書匯集20位兩岸青年作家風格迥異的中短篇小説作品,展現了兩岸年輕人的所思所想與生活狀態。(王恩博)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越南媒體發表署名文章2025-04-14
- 連發六大“靈魂拷問” 外交部駁斥美官員對華攻擊抹黑言論2025-04-14
- 海關總署針對中美貿易局勢最新回應2025-04-14
- 商務部回應美方豁免部分産品的“對等關稅”2025-04-14
- 數讀中越合作成就2025-04-14
- 兩岸和合,愛跨山海!無錫靈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開幕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