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實踐助中國傳統戲曲多元融合

歐洲古堡換成大宅門的一桌二椅,原劇男主人公的西洋名“讓”變成中國味十足的“項強”,歐洲古典舞改成民間舞獅……近日在北京上演的豫劇版《朱麗小姐》,將瑞典劇作家斯特林堡1888年創作的西洋故事搬到了河南鄉間,對中國傳統戲曲進行了實驗性探索。

 

《朱麗小姐》原作講述了性格怪僻的朱麗小姐婚約破裂,與男僕相愛計劃私奔,卻被廚娘識破面對身敗名裂的危險,百年來一直被奉為戲劇界經典。而豫劇版《朱麗小姐》把原著的故事內容、戲劇結構保留下來,將時代背景、人物變成了中國風格。

 

“中國傳統戲曲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刻。”《朱麗小姐》導演、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主任王紹軍指出,長期以來,傳統戲曲的藝術更新相對滯後於觀眾心理成長,藝術形式脫節當下審美需求。較長一段時間內,戲曲在現代藝術生活中處於相對邊緣化的狀態。

 

2014年第四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顯示,上世紀末中國有394個劇種,到2004年只剩260個劇種仍在演出,而目前只有不到200種。

 

前朝將相叩拜帝王,後花園才子幽會佳人,宗族禮教森嚴,妻妾和睦共處……絲竹胡琴的吱呀聲中,中國傳統戲曲與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雖經歷了元雜劇、明清傳奇、民國大師等輝煌階段,但在現代文化衝擊下步履蹣跚。

 

古老劇種需要保護,但也需與時俱進。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林克歡表示,中國傳統戲曲完成現代轉化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有創新的勇氣。

 

豫劇版《朱麗小姐》在傳統和現代中找到了某種平衡,實現了“借雞生蛋”的實驗探索。“豫劇版《朱麗小姐》以河南豫劇充滿鄉土氣息的道白與聲腔,描繪出西方戲劇大師筆下人物的複雜的心聲。我們將戲曲化的表演樣式與話劇式的舞美燈光結合,以多元融合的方式表達劇作內涵,推陳出新。”王紹軍説。

 

近年來,中國不少傳統戲曲都在嘗試創新,以期吸引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海內外觀眾。台灣作家白先勇2004年打造了青春版崑曲《牡丹亭》,10年來上演超過250場。在表演藝術和創意方面,京劇、越劇等劇種也通過簡化戲文、改編動作、增加中英雙語字幕等方式,吸引年輕人和外國觀眾。

 

業內人士表示,傳統戲曲想重獲生命力,不僅要吸引觀眾來看,“還要覺得好看”,戲曲“現代化革命”的核心在於劇本。國家一級導演陳薪伊曾表示,多數地方戲曲故事陳腐,往往只是後花園書生佳人的愛情故事,這種演出無法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2006年,京劇將東京國際電影節獲獎影片《我們倆》進行改編,將電影中的故事完整地搬上舞臺,以京劇的程式和唱腔,講述了一位90歲獨居老嫗與20歲女孩之間磕絆爭吵又相互依靠的主客生活。編劇兼導演穆德表示,這是將電影的記錄性和戲曲歌舞化表現性相結合的一次探索。

 

戲曲與電影並非單向改編,兩種藝術形式也在雙向借鑒。2011年7月啟動的“京劇電影工程”中,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等參與的劇團學院表示,計劃用5年時間將10部經典劇目搬上銀幕,目前《龍鳳呈祥》《霸王別姬》《狀元媒》等5部已拍攝完成,並將陸續上映。

 

“傳統藝術在世界上無法孤零零封閉式地生存,應把傳統藝術放到全新的藝術中。”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張宇説。

 

上海戲劇家協會理事郭小男錶示,戲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在傳承和保護方面應促進其活態性價值的利用,使之嫁接、融通,生發出新的戲劇元素和新的意義。“對於文化遺産的開發,應在遺産中尋道、確立。這正是未來戲劇需要做的。”(新華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 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