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局:南沙島礁擴建工程不會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5-06-19 11:08:3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國家海洋局18日在其官方網站刊登《南沙島礁擴建工程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一文,文章稱,南沙島礁擴建工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對珊瑚礁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局部的、暫時的、可控的,也是可恢復的。
全文如下:
中國在南沙群島部分駐守島礁上的建設將於近期完成陸域吹填工程。針對該工程建設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産生的影響,由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地質水文等專業的院士和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進行了科學論證。
一、工程建設堅持生態環保理念
南沙島礁擴建工程堅持“綠色工程、生態島礁”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同步進行,在保證波及範圍最小、持續時間最短、影響程度最輕、生態恢復最快的前提下,經過深入研究、嚴謹論證,採取了全程動態保護措施,努力把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化,使工程與生態環境保護兩者兼顧,實現南沙島礁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工程建設採用“自然倣真”的技術思路
南沙島礁擴建工程採用“自然倣真”的總體技術思路,模倣海洋中暴風浪吹移、搬運珊瑚砂礫等生物碎屑,在淺水礁坪的綜合動力平衡點上持續堆積,形成穩定的潮上堆積體,並逐漸進化為海上綠洲的自然過程,利用大型絞吸式挖泥船絞吸、泵送瀉湖中鬆散的珊瑚砂礫,在內礁坪上吹填堆積,形成潮上陸域基礎平臺,建造部分設施,並通過大氣、雨水、陽光的淋溶淀積等自然力作用,輔之以人工加速措施,吹填區域將産生淡化--固化--風化--綠化的生態效應,逐漸形成珊瑚礁綠色生態環境。
三、工程建設採用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一)在珊瑚基本死亡的內礁坪上規劃工程建設項目,在不適宜珊瑚生長的平坦瀉湖盆中,絞吸鬆散的珊瑚沙礫吹填陸域。
(二)應用了新型的“絞吸開挖與吹填造陸工法”,形成了“挖-運-填”施工一體化,對珊瑚礁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最輕。
(三)在吹填造陸工程同時,及時在陸域周邊利用斜坡模袋混凝土建造永久護岸與擋浪墻,邊圍、邊填、邊護,控制懸浮物漂浮擴散。
(四)工程採取控制規模、提高效率、連續作業等方式,使得每個島礁的陸域擴建工期僅為幾個月時間。
四、結論
南沙島礁擴建工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按照“生態島礁”的環保理念,在規劃、設計、施工中同步採取多項保護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對珊瑚礁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局部的、暫時的、可控的,也是可恢復的。(中新網6月19日電)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