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大陸當“農民”——江蘇台灣農民創業園見聞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7-14 16:05:28 | 來源: 新華網 |
經過5年努力,台北人王士俊終於在江蘇淮安成功移植了來自寶島的柿子樹,80畝的柿子園今年將挂果,成為江蘇地區最大的連片台灣柿子園。
身為“淮安女婿”的王士俊説,在江蘇培育台灣柿子品種最大的難題就是讓習慣熱帶氣候的苗木能夠抵禦嚴寒,他們嘗試了很多辦法都沒能讓幼苗順利過冬。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士俊從當地農民了解到一種過冬的“土辦法”——深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照做了,沒想到台灣柿子樹存活了下來。
本土經驗和台灣技術就這樣“生根發芽”,38歲的王士俊笑著説,他現在無論在大陸還是台灣,都喜歡向農民討教種地的經驗,“以前回台灣都是逛商場,現在都是去農場學習經驗”。
2009年以來,位於淮安淮陰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吸引了一批台灣企業家,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讓台灣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在大陸“開花結果”。目前已經有包括特色農業、深加工和現代農業冷鏈物流配送等十余家台資涉農項目落戶臺創園,總投資額達2.5億美元。
“種地雖苦,但我很享受它帶來的安閒和樂趣。”張恭賓原先在台灣做花卉莊園,現在他在臺創園裏經營一家創意休閒農場。遊客在農場裏不僅可以採摘果蔬,還會有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用摘到的草莓製作果醬,學習包裝花卉……
“種地是件快樂、時尚的事情,我想把這個理念傳遞給更多人。”張恭賓説。
淮陰區臺辦主任程炎説,臺商帶來了台灣先進的“精緻農業”理念,項目佔地少、産出高、能耗低、無污染,這樣的農産品很受消費者的喜愛,許多果蔬連給遊客現場採摘都不夠。
如今,曾在大陸經商多年的王士俊和妻子每日都“埋”在田裏種地,侍弄來自台灣的瓜果蔬菜。他笑稱夫妻倆已經成為地地道道的農民了。(記者倪瑞捷李光正)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