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媳婦古麗夏西的牧家樂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張哲):中國新疆西部地區的100多萬哈薩克族群眾中的大多數傳統上以遊牧為生,生活在裕民縣察汗托海牧場阿克鐵克切村的古麗夏西•開凱西3年前也不例外。不過,她現在已經從山區搬了出來,自己開了一家牧家樂家庭餐廳,吃上了旅遊這碗旱澇保收的飯。

 

站在粉飾一新的牧家樂宅院裏,年輕的母親古麗夏西顯得十分幹練。其實她在山裏生活時就想著要開牧家樂,但當時的條件根本實現不了這一夢想。古麗夏西説:“在塔斯特的時候就想開商店還有牧家樂,但是一到冬天,我們的路就不好通。一下雪,就沒車,我們下不來。如果冬天你生病了,可能死在那裏,因為路不好通。到了這裡以後,路可以通了,我們想開啥(買賣)就開啥(買賣)。”

 

古麗夏西的創業之路也經過了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在參加牧場場部組織,到別處考察牧家樂之後,她被別人的創業精神所激勵。古麗夏西告訴記者:“前年我結婚的時候就開了這個小商店,生意還可以,但是有點兒小。過路的人都問我有沒有飯吃。參加了我們場部的考察團以後,我看到人家做得特別好。然後我回來以後就開了這個(牧家樂)。”

 

如今古麗夏西的牧家樂已經初具規模。按現在的發展速度,明年就能夠把借來的5萬元無息創業貸款全部還清了。她説:“5月份,我們裕民縣‘山花節’人多嘛。那時候我的收入上一萬(元)了。‘五一’(長假)的時候人挺多的。大概最低的消費就是平均50、60塊錢吧。巴什拜羊羔肉,然後是手抓肉,還有我們自己做的家常菜,還有我們做的(點心)包爾薩克,這些哈薩克(族)的特色飯都做呢。每個哈薩克(族)女人都會做的東西。”

 

説起定居下來坐生意與以前放牧有什麼不同時,古麗夏西很有一番體會。而且她已經嘗試過利用互聯網來給自己帶來更多收入。古麗夏西説:“當然不一樣,那時候我們想看電視也看不了。現在想看啥(都能看),網絡都通了。5月的時候我做廣告嘛,微信上面廣告有呢,好多朋友看到微信找到我的。(這類顧客)大概是100個人吧。他們來的是一個團一個團來的,(每個團)有10個人,來了10次。我想到這些(家裏)東西都弄好,才能把廣告再發一遍。”

 

來自裕民縣水利管理中心的駐村工作隊隊長吳學斌説,為了幫助像古麗夏西這樣剛剛定居的村民們更好地開展旅遊業服務項目,村裏已經在投資加強設施建設。吳學斌説:“因為這個地方剛搬來的都是牧民,昨天都從事畜牧業,庭院綠化這一塊他們都不懂。今年總共投資15萬元,打造前面的一排風景樹,為了把這個村打造成旅遊村莊,吸引遊客。投資120萬元,扶持10家牧家樂和10家家庭賓館。在前面的幾家建了民族氈房式的建築,打造50家休閒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