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裔孫:祖父是兩岸共同的紀念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7-28 15:18:14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資料圖:2012年10月21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與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等單位,舉行台灣抗日誌士親屬捐贈文物儀式。圖為台灣抗日誌士丘逢甲侄女邱秀芷展示老課本。中新社發 富田 攝
中新社梅州7月27日電 (楊草原 蔡欣欣 涂永平)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的裔孫丘應樺27日赴廣東蕉嶺尋根祭祖。丘應樺表示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70週年,作為愛國志士,祖父是兩岸民眾共同的紀念,在這個時候回來緬懷祖父于國于家都很有意義。
丘應樺先後到丘逢甲故居、丘氏祖祠、丘逢甲墓地等地緬懷並祭祖,還參觀了蕉嶺逢甲大橋、逢甲紀念亭等紀念建築。當地丘逢甲的墓地面向東南,正對台灣。
首次回到祖籍地祭祖的丘應樺憑一本族譜和大陸親人相認。丘應樺説,從台灣回蕉嶺定居後,丘逢甲以自己的信念按照“英雄應運、濟世安民、全球一統、世界大同”為後世子孫排輩。在蕉嶺丘應樺找到了自己的同族兄弟丘應梅,他表示族譜既印證了自己的身份,也印證了兩岸一家親。“我是‘應’字輩的,我兒子是‘濟’字輩的,這裡也有很多他的兄弟,下次要帶他一起回來。”丘應樺説。
丘逢甲是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保臺志士,1864年生於台灣,祖籍廣東蕉嶺。甲午戰爭後,他組織義軍抗日保臺,兵敗後離臺回廣東蕉嶺定居。在當地興辦教育,倡導新學,並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不朽的功勳。1912年丘逢甲在蕉嶺病逝,終年48歲,臨終時仍心繫台灣,立下醫囑“葬須南向,吾不忘台灣也。”(完)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