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大街將變臉成中國非遺大街 現流行品牌將遷出

前門大街將變臉成中國非遺大街 現流行品牌將遷出

前門大街將“變臉”成中國非遺大街

 

明年建成40萬平方米非遺博覽園,展現200余項非遺項目;首批今年10月亮相;現流行品牌將遷出。

 

新京報訊 (記者黃穎見習記者王夢遙)銅雕、景泰藍、蘇繡……明年年底前,來自國內外的200余項非遺項目將集中“落戶”前門大街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園。

 

昨日,新京報記者在首屆前門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論壇上了解到,目前前門非遺博覽園已經規劃完畢,未來建築面積將達40萬平方米,預計明年年底前將徹底完工開園。其中,有20萬平方米的園區有望在今年10月開園。

 

600年前門大街再現民俗文化

 

歷經拆遷、改造與重建,北京中軸線上已有600餘年歷史的前門大街,將建成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園,再現梨園與民俗文化。

 

昨日,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等聯合主辦的首屆前門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論壇上了解到,未來前門區域將沿前門大街(中國非遺大街)為主軸線,以非遺博覽館、非遺大戲院作為核心,將前門大街東側區域規劃為包括非遺創意區、非遺體驗區、非遺展覽區等在內的非遺博覽園,集中展現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形成一街、兩核、三區的佈局,整個園區建築面積達40萬平方米,總投資累計240億元人民幣,擬於2016年底建成並投入運營。

 

園區保留中式明清建築風格

 

其中,有20萬平方米的園區有望在今年10月開園,部分中外非遺大師作品也會隨即進駐進行展示。

 

“保持現有的明清建築風格。”昨日,前門非遺展示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園區會保留中式建築的風格,進行統一管理與運營,目前預計會有兩百至三百個項目,3000余非遺大師“扎堆”展示各自技藝,並通過展覽展示為大師提供交易平臺。

 

此外,該負責人還透露,目前前門大街區域的流行品牌等,未來也會陸續遷出,以更好展示國內外非遺文化。

 

蘇繡、銅雕、景泰藍等確定進駐

 

昨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副會長馬文輝透露,目前確定進駐前門非遺博覽園的,已有來自國內外的200多個非遺項目。

 

“邀請了40多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説,項目包括十竹齋木版浮水印技藝、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蘇繡、銅雕、唐卡、景泰藍、漆線雕等。

 

他希望,非遺項目在與市場結合時,要“進行生産性保護”,也就是説,非遺傳承人要在維持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生活進行創意提升,之後再走入市場。

 

未來,非遺協會還會進行監督,“比如傳統手工的認證標識、行業自律標準等”,馬文輝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