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輿論直斥“安倍談話”虛與委蛇欠缺反省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8-17 10:45:0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香港8月15日電香港15日出版的多份報章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戰後70週年談話予以嚴詞直斥,認為“安倍談話”虛與委蛇,挖空心思玩文字遊戲,缺乏深切反省與真誠道歉。
《明報》以《“安倍談話”虛與委蛇歷史糾葛淪文字遊戲》為題發表社評指出,“安倍談話”雖然備受關注的關鍵詞一應俱備,但是看不到他率領的政府于戰爭性質與責任、有深切反省與真誠道歉之意;另外,安倍還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肩負“謝罪的宿命”,有怪責其他國家執著歷史問題之意,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他的反省和道歉,並不深切與由衷。
《明報》稱,這篇談話,進一步顯示安倍在歷史問題的錯誤態度,結合他二度執政之後,日本整軍經武,強行通過新安保法案,為日本再度出兵他國確立法律根據等舉措,“這個國家對本地區以至全球和平將帶來什麼衝擊和影響,值得愛好和平的人密切關注”。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安倍忸怩道歉難扭轉中日關係》説,“安倍談話”雖然用上“殖民統治”、“侵略”、“痛切反省”和“道歉”等關鍵詞,但前文後理轉折忸怩,遠不及20年前的“村山談話”直截了當,恐怕無助改善與中韓的關係。
《星島日報》表示,安倍在談話中希望日本以後的世代不必持續背負“道歉的宿命”,德國早已擺脫了這個困擾,原因是以言以行正視歷史和糾正自己的錯誤,得到當年的受害者信任,日本要擺脫這宿命,就要傚法德國,把自己從軍國主義的陰影中解放出來。
《文匯報》社評稱,“安倍談話”玩弄文字遊戲,回避直接道歉,在反省“侵略”和真誠“道歉”的重大問題面前,沒有做出令國內外社會所期待的正確抉擇,難以獲得受害國的諒解和接納。為了不讓侵略歷史重演,日本就必須深刻反省曾經犯下的罪行。
《信報》發表社評《安倍演説道歉誠意太少卸責太多》指出,安倍晉三的整篇演辭,關鍵詞眼雖在,道歉、反省等語猶存,卻沒有多少真心的歉意,倒滲有不少開脫及擱下責任的味道,甚至還隱含一種反守為攻、東山再起的野心。
《大公報》社評表示,“安倍談話”不僅沒有任何誠摯的反省和道歉之意,反而“倒打一耙”,揚言“不能再讓與這場戰爭沒有任何關係的子孫後代背負繼續謝罪的宿命”,實行再向受害國政府和人民的歷史傷口上灑鹽。“這種狡獪和無恥的政客行徑,令人反感和不齒”。(完)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