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輿論直斥“安倍談話”虛與委蛇欠缺反省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8-17 10:45:0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香港8月15日電香港15日出版的多份報章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戰後70週年談話予以嚴詞直斥,認為“安倍談話”虛與委蛇,挖空心思玩文字遊戲,缺乏深切反省與真誠道歉。
《明報》以《“安倍談話”虛與委蛇歷史糾葛淪文字遊戲》為題發表社評指出,“安倍談話”雖然備受關注的關鍵詞一應俱備,但是看不到他率領的政府于戰爭性質與責任、有深切反省與真誠道歉之意;另外,安倍還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肩負“謝罪的宿命”,有怪責其他國家執著歷史問題之意,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他的反省和道歉,並不深切與由衷。
《明報》稱,這篇談話,進一步顯示安倍在歷史問題的錯誤態度,結合他二度執政之後,日本整軍經武,強行通過新安保法案,為日本再度出兵他國確立法律根據等舉措,“這個國家對本地區以至全球和平將帶來什麼衝擊和影響,值得愛好和平的人密切關注”。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安倍忸怩道歉難扭轉中日關係》説,“安倍談話”雖然用上“殖民統治”、“侵略”、“痛切反省”和“道歉”等關鍵詞,但前文後理轉折忸怩,遠不及20年前的“村山談話”直截了當,恐怕無助改善與中韓的關係。
《星島日報》表示,安倍在談話中希望日本以後的世代不必持續背負“道歉的宿命”,德國早已擺脫了這個困擾,原因是以言以行正視歷史和糾正自己的錯誤,得到當年的受害者信任,日本要擺脫這宿命,就要傚法德國,把自己從軍國主義的陰影中解放出來。
《文匯報》社評稱,“安倍談話”玩弄文字遊戲,回避直接道歉,在反省“侵略”和真誠“道歉”的重大問題面前,沒有做出令國內外社會所期待的正確抉擇,難以獲得受害國的諒解和接納。為了不讓侵略歷史重演,日本就必須深刻反省曾經犯下的罪行。
《信報》發表社評《安倍演説道歉誠意太少卸責太多》指出,安倍晉三的整篇演辭,關鍵詞眼雖在,道歉、反省等語猶存,卻沒有多少真心的歉意,倒滲有不少開脫及擱下責任的味道,甚至還隱含一種反守為攻、東山再起的野心。
《大公報》社評表示,“安倍談話”不僅沒有任何誠摯的反省和道歉之意,反而“倒打一耙”,揚言“不能再讓與這場戰爭沒有任何關係的子孫後代背負繼續謝罪的宿命”,實行再向受害國政府和人民的歷史傷口上灑鹽。“這種狡獪和無恥的政客行徑,令人反感和不齒”。(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致賀信2025-07-10
- 國臺辦:無論民進黨當局搞多少“演練”,都改變不了“台獨”必然失敗的下場2025-07-10
- 月球樣品又有新發現!嫦娥六號揭示月背演化密碼2025-07-10
-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在塞爾維亞舉行2025-07-10
- 2025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技能邀請賽在滬舉行2025-07-10
- “跨越那一灣海峽,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2025兩岸青年峰會在京舉辦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