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中國實體書店謀轉型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8-21 10:32:5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上海8月20日電 (記者 鄒瑞玥)第二屆中國超級書店論壇19、20日在上海書展舉行,全國30余家地標性超級書店掌門人濟濟一堂,就“互聯網+”時代各自的經營管理實際操作及實體書店發展轉型進行更加深入研討。
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王岩鑌給從業者帶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2014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銷售比上年增長了3.26%。“圖書市場並沒有那麼悲觀,只是掙錢不那麼容易了,需要動腦筋。”
王岩鑌分析説,圖書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隨著社會發展和收入水準提升,人們的文化需求越來越大;二是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促進了城鄉協調發展,農家書屋工程持續的拉動使農村市場獲利不斷釋放。
不過,實體書店受到網絡嚴重衝擊仍然是不爭的事實。2014年網上書店出版物銷售額達到279.5億元,比上年增長了58.8%。僅噹噹、京東、亞馬遜就銷售了124億元,比全國127家大型書城的銷售總額還多。
王岩鑌指出,圖書業的發展蓬勃,從上海書展每年幾十萬觀眾排隊買票進場就能看出。“互聯網+”時代,技術進步為大書城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機遇。不過,從業者的觀念必須要更新了,“這個時代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有一些圖書從業者已經開始引入新思維。王岩鑌非常讚賞上海書展的按需印刷展臺。傳統出版編印發之間,分工邊界和形式越來越模糊,“從現代的互聯網思維來看,機遇就在眼前,中國有13億人口,市場很大,需求很多。”
她建議,用線上線下融合使傳統實體書店發出新的生命力。最近阿裡巴巴和蘇寧互相參股合作,馬雲看中把線上購物與線下體驗結合起來。“現在一個很流行的説法:'傳統企業的未來在線上,互聯網企業的未來在線下。'”王岩鑌稱,網絡書店噹噹網計劃幾年內要設一百家實體書店,而國有新華書店,有幾萬平米的大書城,有遍佈城鄉的網點,這都是優勢資源。
“年輕人是網絡的支持者,他們習慣於這種銷售方式,看不到這一點就看不到時代的進步。”據了解,一些書店試點線上線下融合已非常成功,如通過微信平臺向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通過線上互動聚合讀者,再引導到線下參與體驗,最後通過在線下單完成交易。
除了改變觀念,提升服務也非常重要。一些實體書店逐步加入副業,設餐飲區、活動區、幼兒書體驗區、圖書導購、衍生品銷售等,形成自己的風格。王岩鑌指出,在互聯網時代以前,企業經營的是實物,現在經營的是用戶;以前提供的是産品,現在提供的是服務。一些民營書店讓讀者來參與書店的設計、策劃、宣傳、推廣,就是利用青年讀者喜愛互動、喜愛沉浸式消費的思維。據了解,韓寒在上海市中心來福士廣場開設的“在一起”文藝書店,原本只計劃開設2個月,但因為銷售火爆,有望續約。
“今天是否還需要實體書店、特別是大型的書城?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王岩鑌表示,人們對於文化體驗的需求始終存在,多數人不願意完全拋棄到書店購書。網上書店注重的是讀者便利、快捷、低價的需求,而實體書店則應該更加注重其感性的需求。(完)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