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普通話在香港日益普及 但未影響粵語地位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8-25 10:41:49 | 來源: 國際在線 |
香港大學8月24日公佈的調查發現,普通話在香港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並沒有影響到粵語的地位。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從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以電話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訪問兩千多人。結果顯示,目前至少有27種語言正在香港使用;懂得普通話的人有68%,可以講普通話的人將近35%;99%的受訪者使用粵語;62%的人能使用英文,但只有不到兩個百分點的受訪者英文對話可以達到高級水準,12至39歲年輕人中,能説英語的受訪者佔比略多於能説普通話的受訪者。
調查還顯示,英文仍是受訪者主要的工作溝通語言,無論是書寫內部文件、對外文件或工作時閱讀的文件,超過85%的受訪者均使用英文。英文也是主要的教學語言,有超過85%的受訪學生表示,學校主要或全部使用英文為教學語言。與此同時,有近65%的受訪者使用英文名,但只有將近26%的人將英文名寫到身份證上。
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粵語是最能代表香港文化的語言。參加研究工作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陸鏡光表示,普通話在香港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商業上甚至在日常生活上皆是如此,而且普通話也已經進入了香港的教育系統。但與此同時,粵語的活力並沒有降低。
研究中心表示,調查顯示香港社會日漸“三語化”,但社會對簡體字的掌握仍然沒有熟練。另一位參與研究工作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金斯利?博爾頓指出,簡體字在商業社會有著重要的效用,因此建議特區政府應加強培養學生對簡體字的讀寫能力,但他也強調這並非要取代繁體字,而是使學生兼備簡繁兩種書寫能力。研究建議,鋻於簡體字對於全國性溝通十分重要,特區政府應考慮制訂“雙語文能力”框架,涵蓋繁體字及簡體字。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