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展迅速 學者商界呼籲香港把握合作機遇

新華網香港8月26日電(記者 張雅詩)深圳特區成立35週年,回首過去,香港在深圳的發展歷程上功不可沒;如今深圳經濟騰飛,商界和學者均認為,香港應把握機遇,使兩地邁向更深更廣的合作里程。

 

香港媒體報道,內地改革開放30多年來,深圳一直擔任先鋒角色,奮力發展經濟。今年上半年,深圳生産總值達7500.1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8.4%,超過2007年全年水準。去年生産總值逾1.6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8.8%,全國排名(不計香港)第四位,提早達成“十二五”規劃升至1.5萬億元人民幣的目標。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助理教授夏春表示,從歷史上,香港在深圳騰飛的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推動力和幫助,深圳有歷史感的人,還是很感謝香港當年的幫助。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也説,眾所週知,深圳主要有香港因素,而當地外來投資者以香港最多,從而吸收了很多外面的經驗。

 

香港與深圳于經濟上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密,數據顯示,香港為深圳主要貿易夥伴,有關貿易價值佔深圳對外貿易總值比例由四成至五成不等,金額上更是連續多年呈高速增長勢頭。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通過辦公室發言人對媒體説,香港與深圳過去30多年的合作關係非常密切,合作成果有目共睹。深圳是內地科技和製造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兩地可以朝産業高增值的方向發展,並繼續加強各個領域的合作,好好發揮自身優良條件,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鄭文聰以“奇跡”來形容深圳取得的成就,而深圳目前優勢及定位在於其創新科技方面。早于上世紀90年代初,深圳把握機遇,制訂推進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政策,使當地高新技術産業創造了十年年均增速逾50%的神話。

 

目前深圳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坐擁多間著名上市科技公司。2014年,高新技術增加值達5173.4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11.2%,佔全年生産總值的32.3%,為深圳經濟增長火車頭。

 

鄭文聰認為,深圳推出的多項優惠和扶持政策,吸引了海內外人才到當地就業,他期望香港未來于創新政策方面發力追上,這不是為了拼贏深圳,而是使兩地人才可以于更高水準合作交流。

 

深圳的成功在於升級轉型,並形成與香港經濟合作和互動的模式。香港理工大學高級管理深造學院教授李嘉樂表示,未來的發展機遇在於深圳和香港的合作上,雙方坐同一條船,利益一致。港深合作最重要是共贏,雙方不要計較得太清楚,可以讓一部分人先獲利,自然能帶動其他發展。

 

香港浸會大學經濟係副教授巫伯雄認為,深圳和香港適宜繼續在創新和市場上分別發揮自身優勢,而有關合作模式除了實體經濟外,在資本市場也有望成功。他説,由於內地證券投資者和資本市場仍未成熟,香港這個傳統國際金融中心應發揮強處,于未來十年推動內地資本市場與國際更緊密接軌。

 

夏春表示,深圳由科技推動,其優勢是非常有活力,在創新方面闖出了一條比較成功的路。過去,香港缺乏遠見,因金融、地産、航運、旅遊業賺錢比較快,在研發上不願投入太多,如今應向深圳學習。同時,香港方面仍有很多優勢,可幫助深圳培養人才,提高人才素質,以支持深圳科技行業。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指出,雖然深圳與香港物價已經看齊,但兩地仍設有口岸,使兩地人流交往增添麻煩,阻礙兩地融合,建議撤銷口岸關卡,增強兩地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