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16 11:10:0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電 (楊程晨 鄭巧)由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兩岸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座談會”15日在北京召開。30多位在京黃埔後代及兩岸專家學者與會。
黃埔軍校19期學員、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李熙宗回憶了幼時在成都遭受日機轟炸的慘景。已經90歲高齡的他建議,對還健在的大轟炸受害者進行訪談,徹查日本侵華罪行,“對日本大轟炸的罪證進行曝光,是最好的國防教育。”
台灣黃埔後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介紹了台灣保存抗戰史料的機構,他指出,現有的官方抗戰資料並不全面,“比如有關第一線官兵具體如何作戰的記錄非常少,兩岸應互通有無,共寫史書。”
丘智賢表示,近來有幾本關於抗戰的書籍在台灣都賣得不錯,也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喚起台灣年輕人對抗戰歷史的關注。
座談會上,兩岸研究抗戰史的專家學者分享了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了現階段研究的問題。
台灣科技大學教授王立本指出,抗日戰爭奠定了中國在戰後的大國地位,重新贏得尊重,“我們這一輩要努力完善這段歷史的梳理工作,銘記歷史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彭訓厚認為,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兩岸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就是要深入系統研究抗戰歷史,真實反映中華民族抗擊外侮的英勇歷程。
北京市檔案館原研究室主任劉蘇説,曾經花一年半整理出來的抗戰史料,在台灣花幾天的時間就找到了。這説明史料互通非常重要,兩岸應該建立一個共同的機構來整合資料。(完)
新聞推薦
- 商務部回應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運碼頭首設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2025-04-03
- 進逼!懾封!毀癱!鎖控!“台獨”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從“廣西三月三”看傳統節慶激發新活力2025-04-03
- 廈門湖裏:台灣人才工作者“鬥陣”來培訓,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東部戰區發佈軍事行動主題海報《毀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