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將不斷優化出入境政策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21 10:29:31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處長陳國基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的建設需要大量人才,為了在全世界範圍內吸引更多人才,入境處會不斷優化現有的出入境政策,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近年來,香港的人口結構問題日益突出,由於出生率低、人均壽命長,人口急速老化。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5年施政報告中指出,足夠及優質的人力資源是香港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而香港的勞動人口預期將於2018年左右開始下降。
陳國基認為,這將直接影響香港的競爭力,要防止勞動人口下降,入境處需一起參與政府行動,用不同政策吸引不同人才。
他説,目前入境處的人才計劃主要有“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等。
據介紹,“一般就業政策”主要針對外國及台灣地區人士,這項計劃每年申請人數約為3萬人。“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為香港特區所需而又缺乏的具有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的內地居民,提供申請來港工作的機會。該計劃並無配額限制,也不限行業。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是一項設有配額的移民吸納計劃,旨在吸引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陳國基説,“優才計劃”推出10年來,吸引全世界包括內地的優秀人才來港。而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特區政府也提出將調整“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的綜合計分制,吸納更多擁有優秀教育背景或國際工作經驗的年輕人才來港發展。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主要針對在香港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本地課程而獲得學士學位或更高資歷的非本地學生,這些學生可根據該安排申請留港/回港工作。
陳國基表示,這項安排主要讓在港的非本地學生於獲得學士以上的學位後可以留港一年。每年約有1萬名非本地學生留港,大部分是內地學生,填補了香港出生率的不足,希望這些年輕人能在香港落地生根。
為了吸引已移居海外的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第二代回港,入境處今年5月起試行“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
“自上世紀80年代起,大約有80萬香港人移居外國,他們在外國所生的子女未必擁有香港永久居留權,但他們有國際視野,他們的父母與香港有聯繫,熟悉香港文化,我們歡迎他們回來,在香港落地生根。”陳國基説。
他指出,為了吸引人才留港,補充本地人才庫,有些政策的要求放寬了,例如無論是“一般就業政策”還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首次入境的逗留期限都會由一年放寬至兩年,期後每三年延期一次,以減少申請的次數,有利於個人規劃。另外,對於留港兩年後報稅工資在200萬港元以上者,延期時會獲批六年,甚至連轉工都不用預先獲得入境處批准。
對於今年暫停“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陳國基表示,目前尚有約13000份投資移民申請沒有處理,需要兩至三年時間,所以暫停該計劃,直至有需要時才考慮恢復。
陳國基説,“所有入境計劃的目的都是一個,希望吸引內地、外國人才幫助香港社會經濟發展。”
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香港每年出入境人次總數超過兩億。受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貶值及早前“反水貨客”行動等因素影響,近來內地來港遊客數量持續下降,香港旅遊及零售業遇冷。
陳國基認為,市民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反水貨客及其他類似行動有可能為旅客帶來錯誤信息,影響他們來港旅遊的意欲,因此特區政府有不少推廣工作要做。他重申,示威者只是極少數人,大部分香港市民都歡迎旅客。他表示,入境處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有關工作,改善措施,方便遊客出入境。
據陳國基介紹,通關方面,未來會開設兩三個新口岸,入境處將與內地公安部門合作,採取措施方便旅客,去年開始試點啟用的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也將繼續推進。同時,希望通過建設邊境購物城等方式疏導香港的客流。
“香港與內地有著不同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可以提供一些好的經驗,值得內地遊客過來看一看。”陳國基説。 (記者俱孟軍黃歆蘇曉)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