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一週年在港引深刻反思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28 10:33:09 | 來源: 環球時報 |
28日,香港迎來一個微妙的時間節點——“佔領中環”行動開始一週年。
去年持續79天的非法“佔中”給香港帶來太多的風風雨雨,更給香港社會留下一道深深的裂痕。時至今日,一些零碎的抗議、搗亂活動仍然不時冒出。
週年之際,部分參與“佔中”的激進團體組織所謂紀念活動,“佔中”發起人試圖用“輸了目前,但贏了未來”的口號蠱惑人心,但這些都沒有得到多少社會響應。香港輿論更多是對這場街頭運動造成的危害的反思。
“社會爭拗不斷”“旅遊和零售業受損”“香港的形象和競爭力下降”“法治遭受衝擊”……“佔中”的數宗罪成了媒體回望這一年時重復最多的字眼兒。“佔中”對香港破壞如此之大,以致有媒體用“佔中前”和“佔中後”形容“不一樣的香港”。
眾多香港媒體也在反思“佔中”帶來的長久危害。《明報》網站27日刊發了一組回顧“佔中”的圖集,並寫道:“2014年9月28日—2014年12月15日,79天的事情,之後,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香港;之後,香港撕裂成兩大陣營……”《大公報》稱,“佔領”後時代香港社會爭拗依然不斷,競爭力已嚴重受損,“佔中”埋下無窮後患。美國《國際日報》稱,“佔中”之後,香港各項國際排名明顯走下坡。今年8月,經濟學人智庫公佈的全球宜居城市調查報告,香港在全球的排名大跌15位至第46位。香港得分中以“社會穩定性”這項跌幅最大,由95分跌至85分。
“過去香港一向是經濟城市,經過100多年努力,好不容易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豈料如今紛紛擾擾,內鬥內耗,經濟城市迅速墮落為政治城市,導致競爭力每況愈下,邊緣化危機日甚一日。” 香港《東方日報》27日刊發社論説,自作孽,不可活,國務院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批評香港回歸後沒有“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點出香港問題所在。
《太陽報》27日在社論中稱,説來實在諷刺,中國愈來愈強大,連西方國家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頻頻對中國送秋波,反而香港有人不斷鼓吹“本土化”,可謂咄咄怪事。《大公報》稱,港人應充分用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加強與內地的全方位合作,積極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之中,方有望早日突破經濟、民生等發展瓶頸,創富香江。
香港《成報》27日稱,“佔領”行動打著堂而皇之的爭取“真普選”口號,卻害苦不少居民和商店。旺角街坊會主席梁華勝直言,“鳩嗚團”示威者現在依然經常到區內呼喊口號,居民生活受到影響。梁華勝説,現在旺角的營商環境變得愈來愈差,“爭吵那麼多的時候,來香港,不如去日本、韓國或歐洲”。【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淩德 環球時報記者 盧長銀 杜海川】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