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啟動最大範圍禁漁行動 打造長江保護“升級版”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3-02 09:45:28 | 來源: 新華社 |
資料圖
1日,中國農業部在湖北宜昌啟動了2016年長江流域階段禁漁行動,從3月1日0時到6月30日24時,全流域的漁船、漁具、漁民上岸,給長江大部分水生生物産卵繁殖留足時間。
此次禁漁範圍涉及長江沿江15個省市自治區,成為中國內陸最大範圍的禁漁行動,其中除往年的長江幹流、重要通江河流幹流和大渡河在青海和四川境內的幹流江段外,淮河干流河段首次啟動禁漁。
“禁漁期時間延長、範圍擴大,是這兩年從中央到地方以及社會各界對長江生態不斷重視的結果,這標誌著長江生態保護進入一個新階段,是農業部門推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水域生態‘只能更好,不能更差’要求的具體行動。”中國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彥亮説。
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它所流經的地區聚集了中國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和GDP,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擁有多種珍稀特有魚類和野生保護動物。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流域水生生物1100種,其中魚類370多種,底棲動物220余種和其他上百種水生植物。
然而,經濟高速發展帶來了生態退化的困擾。改革開放30多年來,由於經濟活動頻繁、沿岸城市群崛起、水電工程開發,長江生態資源呈現快速退化的趨勢。長江鰣魚、白鱘、白鱀豚等多種物種已經滅絕了,江豚和中華鱘等珍稀物種也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2003年,中國開始對長江流域實施禁漁期制度,宜昌以上的長江上游江段每年從2月1日到4月30日,宜昌以下到長江口的中下游江段每年從4月1日到6月30日,分段實施為期3個月的禁漁期制度。
這項制度執行在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流域生態環境、擴大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方面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沒有解決生物資源衰減惡化的問題。
“以四大家魚卵苗發生量為例,上個世紀50年代監測發生量300億尾,近年監測數據徘徊在1億尾左右,僅為上世紀的0.3%!”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説,長江天然捕撈量從上個世紀50年代的40多萬噸降至目前的不足10萬噸。
與長江漁業資源數量急劇衰減不同的是,中國水産養殖業發展迅猛,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産養殖國,2015年淡水養殖水産總量約3000萬噸,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長。
“淡水養殖早已解決中國人吃魚的問題,現在的天然捕撈幾乎是長江裏最後的魚了。”農業部長江辦資環處處長趙依民説,所以禁漁期制度還要不斷完善,漁政執法力度還需加強。
為加快長江生態保護,2015年農業部調整了長江流域禁漁期制度,將禁漁期延長1個月。同時,由於淮河與長江聯繫緊密,生態保護形勢緊迫,國家正式將淮河納入禁漁期管理水域。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研時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
“保護長江生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期!”多年一直呼籲長江全面禁漁的曹文宣説,希望沿江各地政府和全社會繼續提高生態意識,積極推動長江實行為期10年的全面禁漁制度。“休養10年,給魚類3到4個完整生長週期,整個流域的生態環境將有質的改善。”(記者黃艷、陳俊)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