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龍尾怎麼舞?李克強總理最看重“模式創新”

龍頭龍尾怎麼舞?李克強總理最看重“模式創新”

 

資料圖

 

如果把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兩項重要議題結合起來看,可以形象地看作長江經濟帶將要上演的“舞龍”好局:部署推進上海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通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前者是“龍頭”,後者是“龍尾”,龍頭龍尾舞起來,長江經濟帶就能“活”起來。

 

長江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今日中國經濟版圖上,長江經濟帶同樣佔據重要位置,同樣可在新一輪發展中展示這樣的孕育力。要孕育發展的活力,首先就要孕育體制機制創新。此次常務會,點睛之筆點在了上海“龍頭”和成渝“龍尾”上。

 

會議確定,採取新模式,用3年時間在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包括建立健全符合創新規律的政府管理制度、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讓創新主體更多受益的收益分配機制、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化創新投入體系、積極靈活的創新人才發展制度和以開放合作匯聚全球創新資源。

 

拆解一下這段表述吧。“全面創新”説明瞭這項改革試驗的分量。和此前的自貿區一樣,這不是地方層面,而是國家層面的改革。總理寄望上海的探索為全國積累可複製推廣的經驗。上述六大方面,其中5個以“制度”“機制”“體系”結尾,這顯然是要用新的模式推動改革試驗。正如李克強在會上所強調的,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必須要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管理方式,必須創新體制機制。

 

科學發展注重“範式創新”,從而帶動根本性的變革。與此相對應,此次常務會的部署堪稱“模式創新”,即“四個著力”:一要著力在創新體制機制上邁出大步子,尤其要落實和完善股權激勵、收益分配等政策,讓創新主體自主決定科研經費使用、成果轉移轉化等;二要著力打破創新資源配置的條塊分隔,賦予部屬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權;三要著力以創新帶動創業就業,搭建“雙創”平臺;四要著力完善事中事後監管,用有效的“管”促進更多的“放”。

 

從上海溯江而上抵重慶,這串連起長江經濟帶。“龍尾”輻射帶動的,是廣袤的西部。重慶—成都及周邊城市群,歷史上有淵源,現實中有基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是西部地區第一個跨省域搞的城市規劃,正式把這一城市群定位為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國家級城市群。

 

“帽子”給了,就要走出“路子”。李克強在會上明確要求,成渝城市群要在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方面探索出一條道路來。這當然同樣需要創新體制機制,也即模式創新。就“模式”而言,總理更深的用意還在於他始終關切的一個大話題——“胡煥庸線”怎麼破?

 

廣袤的西部是中國發展最大的迴旋餘地,而新型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所在。這兩點已為世人所公認。迴旋餘地怎麼用好?內需怎麼激活?奧妙很大程度上就蘊藏在對“胡煥庸線”的有效破解中。因此李克強寄望重慶和成都聯手,為這一問題的求解貢獻出新的模式,使我國的城鎮化佈局更加合理,實現東中西均衡發展,大中小城市也要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