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研發出全球最高能量轉換率太陽能電池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13 10:22:0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香港4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香港理工大學12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説,該校最近成功研發出目前全球最高能量轉換效率的鈣鈦礦/單晶矽疊層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換效率高達25.5%。
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徐星全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最近以多項創新技術,成功創下鈣鈦礦/單晶矽疊層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的最高紀錄。此項科硏成果,估計生産太陽能成本,可由目前的硅基太陽能電池每瓦3.9港元降至每瓦2.73港元
徐星全介紹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2009年面世時能量轉換率僅3.8%,由於鈣鈦礦材料擁有優越的光伏效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成為熱門的研究專題,並被視為發展高效能太陽能電池最具潛力的新興材料。世界各地科研人員都致力找出有效提升能量轉換效率的新方法,以推動可持續能源發展。
太陽光譜由不同的能量波段組成,結合多種光伏材料來製造太陽能電池,可增加電池吸收的能量。徐星全科研團隊利用此特性,配合3個創新方法,進一步提升電池效能:一是利用化學反應,以氧低溫鈍化程式,減少鈣鈦礦材料缺陷造成的影響;二是提升電極在長波段的透明度,使更多光能量進入鈣鈦礦電池底下的硅電池中;三是製作倣生花瓣陷光薄膜,“吸附”在太陽能電池表面,使電池捕獲更多光線。
徐星全指出,本次研究工作通過與內地高校及香港理工大學其他院係攜手合作共同完成,其中,底層硅電池設計與製造由中山大學丶順德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院沈輝教授及其團隊負責,製作倣生花瓣陷光薄膜技術則由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鄭子劍博士研發。
他表示,鈣鈦礦/單晶矽疊層太陽能電池可廣泛應用於包括高樓大夏外墻、鄉村屋頂、城市遮蔭廊橋等建築整合太陽能領域,其科研團隊今後將繼續致力提升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進一步發展大面積的鈣鈦礦/硅疊層電池,並重點解決材料穩定性問題,以推動這項科研成果儘快推向市場應用。(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