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高層密集互動向世界傳遞什麼?

4月11日至15日,尼日利亞總統布哈裏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訪華。布哈裏此次中國之行,延續了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同非洲國家密切交往的勢頭,使中非互動達到一個高潮。中非這一系列高層互動,向世界傳遞著什麼?

 

為什麼是尼日利亞?

 

布哈裏總統是去年12月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之後首位訪華的非洲國家元首。12日,習近平同布哈裏舉行會談,決定共同推動中尼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兩國元首見證了基礎設施、産能、投資、航空、科技、金融等領域合作文件的簽署。

 

“中尼關係在中非關係中佔有重要地位。”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説,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布哈裏此訪也是去年他就任尼日利亞總統後首次訪華。

 

“從這些層面講,布哈裏總統訪華不僅是中尼關係的大事,也在中非關係中佔據重要位置。”劉貴今説。

 

近年來,中尼各領域務實合作持續推進。尼日利亞穩居中國在非洲第一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場、第二大出口市場、第三大貿易夥伴和主要投資目的地國。中尼深化務實合作,對中非合作具有典型示範意義。

 

布哈裏訪華行程也突出務實特色。訪問期間,雙方共同舉辦産能與投資合作論壇。除北京外,布哈裏一行還將訪問上海、廣州。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説,約翰內斯堡峰會後,中非掀起新一輪合作高潮。同時,國際上也有個別人質疑、唱衰中非合作。“尼日利亞總統此時訪華,恰恰説明中非關係發展深入人心,越來越多國家希望加入中非合作大潮。”

 

密集互動為哪般?

 

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以來,中國和非洲國家交流互訪呈現持續熱絡局面。

 

1月底2月初,外交部長王毅訪問非洲四國,這是1991年以來中國外長連續第26年新年首訪非洲。3月全國兩會一結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即出訪贊比亞、盧旺達、肯尼亞。目前,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正在訪問加蓬、科特迪瓦、迦納。

 

專家表示,如此密集的對非交流訪問,凸顯了中國對非洲的高度重視,表明瞭中國重信守諾、推進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落實的決心。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訪非,同各方面廣泛接觸,有助於推動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深入落實。”劉貴今説。

 

此外,這一系列高層訪問的一個背景是,全球經濟不景氣,許多非洲國家受到較大影響,中國經濟也面臨壓力。在這種形勢下,加快落實峰會上提出的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可謂恰逢其時,對接著各自的實際需求。

 

十大合作計劃的核心就是幫助非洲加快工業化進程,實現多元化發展,增強自主發展及應對國際經濟壓力的能力,以逐步擺脫自身發展長期受資源産品價格波動影響的困境。“這是從根本上幫助非洲。”王毅在結束新年訪非行程時説。

 

專家表示,在高層訪問的推動下,中國與非洲國家正就彼此發展戰略深入對接,把政治上的互信轉化為互利合作的動力,推動峰會各項成果在各國落到實處。

 

對非關係為何是中國外交基石?

 

同布哈裏會談時,習近平指出,發展同非洲國家友好合作關係始終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

 

專家表示,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發展任務、共同的戰略利益,把中非緊緊聯繫在一起。“基石”一詞,準確地表明瞭對非關係在中國外交中的地位。

 

“搞非洲工作的人都稱非洲是‘基礎中的基礎’。”劉貴今説,這是因為,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始終是中國外交的基礎,而非洲國家則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大陸。

 

阮宗澤認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非雙方有一種天然的接近性和吸引力。“中非合作是發自內心、水到渠成的。”

 

此外,中非友好情誼從歷史中走來,雖然國際環境今非昔比,但中國仍然致力於推進對非合作,體現著中國不忘老朋友、堅持正確義利觀的外交品格。

 

劉貴今説,中國和非洲國家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情誼經歷了時間和國際風雲變幻考驗。非洲兄弟把中國抬進聯合國,中國也一貫支持非洲實現政治獨立、經濟獨立,在一系列問題上發出了公平正義的聲音。今天加強中非團結合作,意義超越經濟範疇,有助於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新華社電 記者楊依軍、崔文毅、伍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