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海峽兩岸南宗道教奉祭三清道祖大典將在海南舉行

首屆海峽兩岸南宗道教奉祭三清道祖大典將在海南舉行

首屆海峽兩岸南宗道教奉祭三清道祖大典暨玉蟾宮落成開光十週年大慶將於4月20日至21日在海南定安文筆峰舉行,台灣道教界組織龐大陣容參與本次大典。圖為新聞發佈會。駱雲飛攝

 

中新網海口4月13日電 (記者 王子謙)記者13日從相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首屆海峽兩岸南宗道教奉祭三清道祖大典暨玉蟾宮落成開光十週年大慶將於4月20日至21日在海南定安文筆峰舉行,屆時來自海內外的1500余名嘉賓及本地數萬民眾將共襄盛會。

 

記者了解到,本次奉祭三清道祖大典是瓊臺兩地同奉玉蟾祖師的宗教界聯袂主辦,是海峽兩岸宗教界的一次盛會,是海峽兩岸共同弘揚中華禮樂文明,再現中華傳統的典禮雅樂,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祈願國泰民安的一件盛事。屆時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等11個國家和港澳臺3個地區的道教界知名人士應邀與會。

 

本次大典主要包括祈安繞境、敬天法祖信仰高峰論壇、南天情慈善晚會、奉祭三清道祖大典、齋醮科儀祭典祈福法會、白玉蟾祖師拜壽音樂大典、軍坡節、瓊臺旅遊文化交流等活動。其中在奉祭三清道祖大典上由臺方組織的“八佾舞”表演備受矚目,是首次由兩岸道教界現場再現中國古代最高規格祭祀儀式。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道教協會會長陸文榮介紹,本次大典經過近一年籌備,獲得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表示,海峽兩岸道教同祭三清道祖是兩岸宗教交流的載體,有望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新名片。

 

海南省民宗委黎才旺副主任表示,本次大典對加深海南與東南亞、港澳臺地區的道教文化交流,促進民間交往,維繫“兩岸一岸親”,助力“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將産生積極的影響。

 

台灣“中華道德文教協會”秘書長高志成表示,海峽兩岸彼此血脈同源、道脈同宗。本次兩岸聯合奉祭道祖,旨在弘揚中華禮樂的文明精神,再現中華傳統的典禮雅樂,喚醒文化認同,增進兩岸同胞情感,祈願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台灣道教界組織了龐大的陣容參與本次大典。台灣“中華道德文教協會”和台灣“中華道統慈惠協會”的700余人來瓊表演祭祀儀式。

 

南宗道教興起于兩宋時期,是以內丹修煉為主,以雷法行持為輔的道教宗派。本次大典奉祭的三清道祖,即指道教所尊崇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尊神。

 

本次大典活動引起中國宗教研究界的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南宗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等為本屆大典提供學術支持。

 

四川省社科院南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遠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大典的舉行,有助推動兩岸宗教文化交流,增進海峽兩岸同胞的親情,彰顯兩岸同胞的血緣、中華民族的道緣及共同信仰的神緣。

 

海南玉蟾宮自2006年落成開光以來,多次舉辦高峰論壇、書畫展,弘揚和傳承道教文化。尤其是由海南玉蟾宮牽頭組織成立的海南南天情慈善基金會,近十年來扶養及資助了2003名孤兒,650名孤寡老人,900名貧困大學生。

 

4月20日晚將舉行南天情慈善晚會,海南玉蟾宮負責人將宣佈拿出100萬元人民幣獎勵貧困學子。

 

近年海南玉蟾宮與台灣道教宮觀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宗教團體建立了常態化交流渠道。2015年以來,海南玉蟾宮和台灣玉山寶光聖堂共同舉辦了“白玉蟾祖師金身分靈台灣”、“南宗道教書畫精品展”、“南宗道教養生功教學”等傳統文化交流,促進了兩岸傳統文化的交流與融通。

 

據悉,本次大典是大陸今年重點對臺交流項目。活動主辦單位有海南省道教協會、台灣“中華道德文教協會”和台灣“中華道統慈惠協會”,承辦單位是海南玉蟾宮、陜西紫陽宮、海南中野旅遊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海南文筆峰盤古文化旅遊區、台灣玉山寶光聖堂、台灣松山慈惠堂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