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77歲老人108種字體臨撰《百體千壽圖》

河北保定77歲老人108種字體臨撰《百體千壽圖》

《百體千壽圖》局部,圖中部為秦始皇玉璽鳥蟲篆“壽”字。李景 攝李景攝

 

中新網保定4月17日電(呂子豪李景)17日,河北省保定市77歲市民張木森用龜書、穗書、竹書、甲骨文等108種字體臨撰的《百體千壽圖》對外公開展示。此為其成功臨撰《百體千字文》後的又一書法巨作。

 

17日,中新網記者在張木森家中看到,一幅長約2米、寬約1.5米,黃底黑色、圖文並茂的《百體千壽圖》經裝裱後懸挂于客廳。全圖中,龜書、穗書、梅花篆等每種字體約含8-10個“壽”字,甲骨文、花體篆僅收錄了一個“壽”字。其中,秦始皇玉璽鳥蟲篆“壽”字成全圖點睛之筆,該字的鳥頭、鳥身、羽毛、鳥喙清晰可見,眼睛炯炯有神,造型亦書亦畫,異常精美。龜書、龍書、竹書等字體造型亦惟妙惟肖。

 

河北保定77歲老人108種字體臨撰《百體千壽圖》

百壽釋源的一部分。李景 攝

 

據張木森介紹,《千字文》與《三字經》、《百家姓》同為古代蒙學讀物的代表,囊括了天文、地理、歷史、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識全書。《百體千字文》即匯集歷代名人百餘種字體而成,除小篆字體外,其餘近百種字體已瀕臨失傳。為搶救傳統文化瑰寶,他歷時10年用125種字體臨撰成功,2015年還成功申報了保定市非物質文化遺産。

 

張木森透露,目前民間流傳有百壽圖、千壽圖,但極少有百體千壽圖。2015年5月起,他在《百體千字文》基礎上,通過查閱資料、潛心研究,最終蒐羅了春秋、戰國、秦朝、漢朝等不同時期的百種字體千個“壽”字,經數月不間斷的習練臨摹,終於獲得成功。

 

河北保定77歲老人108種字體臨撰《百體千壽圖》
張木森老人在講解其臨撰的《百體千壽圖》。 李景 攝
 

張木森説,《百體千壽圖》字體造型奇特,臨撰最大的難點在於每種字體的用筆和結構各不相同,每寫完一種字體,都要沉靜下來調整思路,尋找筆風,待明確其特點後再行下筆。

 

“樂天壽,戒空度’是我的座右銘,只要心態好,不虛度時光,我會努力搶救頻臨失傳的文字,為中華瑰寶增壽。”張木森説。

 

河北國學學會副秘書長、保定國學學會秘書長孫鐵民表示,歷朝歷代,每出現大事或者産生某種自然現象,古人就會創作一種文字,這些“壽”字也不例外。據有關書籍記載,“龜書”就是堯帝因神龜數度出落水中而構造的。此外,春秋左丘明用“壽”、戰國宋玉用“壽”、秦贏政用“壽”、漢張衡用“壽”等,也逐一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情節和社會事件。張木森成功臨摹《百體千壽圖》,對古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素材,對搶救和傳承古文化做出了貢獻。

 

張木森,筆名樂禪子,河北保定人,1964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先後任教於人民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現為中國老年書畫協會會員。其作品曾獲“保釣杯“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大展金獎,全國書畫名家慶澳門回歸邀請展一等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