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公佈 日均手機閱讀首超一小時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19 11:18:18 | 來源: 光明日報 |
●閱讀率整體呈上升態勢
●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增0.02本
●日均手機閱讀首超一小時
本報北京4月18日電(記者杜羽、劉彬)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公佈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79.6%,較2014年上升1.0個百分點;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8本,比2014年增加0.02本;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為62.21分鐘,比2014年增加28.39分鐘;人均報紙閱讀量和期刊閱讀量均有所下降。
此次調查對未成年人的三個年齡段(0~8周歲、9~13周歲、14~17周歲)和18周歲以上成年人分別採用四套不同的問捲進行訪問,執行樣本城市為81個,覆蓋了我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效樣本量為45911個。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4%,較2014年的58.0%上升了0.4個百分點;報紙閱讀率為45.7%,較2014年的55.1%下降了9.4個百分點;期刊閱讀率為34.6%,較2014年的40.3%下降了5.7個百分點;受數字媒介迅猛發展的影響,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碟閱讀、Pad(平板電腦)閱讀等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4.0%,較2014年的58.1%上升了5.9個百分點。綜合各媒介,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79.6%,較2014年的78.6%上升了1.0個百分點。
從閱讀量來看,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58本,與2014年的4.56本相比,增加了0.02本;人均報紙閱讀量和期刊閱讀量分別為54.76期(份)和4.91期(份),與2014年相比分別下降了10.27期(份)、1.16期(份);人均閱讀電子書3.26本,較2014年的3.22本略有增加。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和電子書合計閱讀量為7.84本。
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日均手機閱讀時長首次超過一小時。其中,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22.63分鐘,較2014年的14.11分鐘增加了8.52分鐘。人均每天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6.82分鐘,比2014年的3.79分鐘增加了3.03分鐘;2015年人均每天接觸Pad的時長為12.71分鐘,較2014年的10.69分鐘增加了2.02分鐘。在手機閱讀接觸群體中,最喜歡的電子書類型為“都市言情”,其後是“文學經典”“歷史軍事”“武俠仙俠”“玄幻奇幻”等。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表示,包括綜合閱讀率、圖書閱讀率、數字閱讀率、紙質圖書和電子書閱讀量在內的數據均全面上揚,顯示出國民閱讀受到廣泛重視,並得到全面發展。數字閱讀特別是手機閱讀持續快速發展,移動閱讀、社交閱讀正在成為國民新的閱讀趨勢。國民對閱讀的需求日趨旺盛,對個人的閱讀需求和全民閱讀公共服務的需求均不斷提高,意味著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會。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