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發現新蛋白質有助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
|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4-22 10:49:14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社香港4月21日電 香港科技大學21日宣佈,該校研究團隊發現人體自身的一種蛋白質,有機會發展成為有效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新藥物。這項突破性研究結果本月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由科大理學院院長、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葉玉如教授帶領。她領導的研究小組,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劉富友教授及浙江大學張寶榮教授合作,發現一種被稱為白介素-33(IL-33)的蛋白質,能有效改善模擬阿爾茨海默氏症轉基因小鼠的認知障礙和病理症狀。
葉玉如説:“這項令人振奮的發現使我們對阿爾茨海默氏症這個既複雜又多病因的疾病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併為治療這種疾病提供了一種新途徑。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是將小鼠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
阿爾茨海默氏症是一種會嚴重削弱患者認知能力的漸進性腦退化病,至今仍然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患者的症狀包括逐漸喪失記憶、推理和判斷能力,以及降低活動能力。病理學標誌包括在患者腦中有累積的澱粉樣(Aβ)蛋白斑和神經纖維纏結。
最新統計顯示,全球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人口已達4600多萬,預計2050年患者人數將會增加到1.3億。阿爾茨海默氏症主要影響65歲以上的老人,是導致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為社會、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新聞推薦
- AI微短劇《寶島英雄》劇本研討會舉辦2025-11-10
- 味蕾牽兩岸:台灣桃園舉行閩臺小吃文化交流盛典2025-11-10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華文出版與文化創意學術論壇在福建漳州舉辦2025-11-10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