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中國航天將整體躍升 躋身強國之列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4-22 16:55:5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今日表示,2020年左右,也就是從現在起,用5到7年的時間,完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等現有的重大科技專項。2030年實現整體躍升,躋身航天強國之列,以航天夢助力中國夢。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國新辦22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介紹首個“中國航天日”及中國航天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許達哲表示,“十三五”是中國航天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今年將編制《航天發展 “十三五”規劃》和《空間科學“十三五”規劃》,發佈第四版《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十三五”及未來一段時期,中國航天將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牢牢抓住戰略機遇,堅持戰略引領、創新驅動、融合發展、産業升級的發展方向,按照以航天工程技術創新為主體,大力推動以空間應用、空間科學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思路,論證和實施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和項目,做強航天戰略型新興産業,培育“互聯網+衛星應用”新業態,取得一批空間科學 原創性成果,推動航天立法及航天法規體系建設。
許達哲指出,2020年左右,也就是從現在起,用5到7年的時間,完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等現有的重大科技專項;2025年前後,全面建成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推動空間信息應用規模化、業務化、産業化發展;2030年實現整體躍升,躋身航天強國之列,以航天夢助力中國夢。
“中國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宗旨,大力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站在新的起點,我們願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譜寫和平利用太空的嶄新篇章,為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許達哲表示。中新網4月22日電
新聞推薦
-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開幕2025-11-03
- 事關港澳臺人員往來、過境免簽口岸擴容等 10項重磅政策發佈2025-11-03
- 電子商務,全球“聯動”2025-11-03
- 全國台灣研究會2025學術年會在安徽開幕2025-11-03
- 從春到秋 蘇超流量、銷量、能量的三重交響2025-11-03
- 臺軍“中正堂”更名為“忠誠堂” 3萬網友投票九成反對2025-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