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創客演繹中國故事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4-26 15:54:12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來自也門的阿德是一名程式員,他來到中國留學後,選擇留在北京創業,成為一名“洋創客”。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俄羅斯微生物專家佳琳娜(左二),在青島做“創客”。(資料圖片)
來自美國的喬納森·戴(左)向一名觀眾介紹他的團隊製作的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創客,一個這兩年火起來的詞。從北京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到成都,到深圳,到杭州,到貴陽,創業的風氣已風靡中國這個有著幾十億人、古老而年輕的國度。
這其中有一批特殊的創客。他們不是中國人,但也選擇了在這個時代來中國創業。國籍、語言、風俗等差異沒有阻礙他們創業的腳步,反而讓他們的創業更顯特色。
他們不願被稱作“老外”,更願意被稱作“創客”。
外國創客多了
“自從習近平主席在巴黎氣候峰會上做出重要承諾以來,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越來越熱,我們公司已經有了4個大項目,今年至少要增加一倍員工,才能滿足需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威海金太陽光熱發電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約翰·文興奮地表示,他認為中國市場在變大,而在中國製造的産品,也能更多地出口海外。
能説六七國語言的約翰·文是比利時人,從父親這一輩開始就做太陽能領域,如今自己也已深耕30多年,在業內早有聲望。
他是很早就來到中國的創客,從1992年開始就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他組建了包括西班牙、瑞典和法國等多國專家的核心團隊35人,研製出了世界領先的産品。多年耕耘,讓他僅在2015年就拿到了中國政府“友誼獎”、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等榮譽,還在2015年“9·3大閱兵”時,被邀請到天安門廣場現場觀看。
約翰·文對記者直言,他感覺這些年來中國創業的外國人越來越多。
美國人尼克·康普頓則是年輕的創業者代表。如今在中關村工作了一年的他,早已熟悉了中國創業者的話語體系,甚至偶爾自嘲為“屌絲”。他告訴記者,在中國創業,他的公司“我贏職場”專注于專業的IT技能培訓,行業處在蒸蒸日上的趨勢中。
“隨著中國創業不斷熱起來,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出現,越來越多的錢涌入創業領域,有想法的人很容易獲得他們需要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有更多的外國人前來創業,一些創業公司也需要很多外國專家的加盟。”尼克·康普頓直言,外國創客的數量增多,已經成為非常明顯的趨勢。
僅僅在他的朋友圈中,就有專注于將美式幼兒經驗引入中國的創業者,做科技媒體的創業者,分別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個國家。他們年齡並不大,很多都有在中國生活幾年的經歷,更能與中國創業者打成一片。
在深圳創業的法國人克裏斯托弗則看中了這裡得天獨厚的條件。從事硬體創業的他發現,深圳有著完整的電子産業鏈、低廉的人力和設備成本,資源更是大都集中在方圓幾十公里內,這些條件讓創業變得更簡單。
“對於我們來説深圳才是最適合的城市,離所有大城市都很近,工廠也在附近,還有資本市場,信息也多。”克裏斯托弗直言,深圳培育多年的製造業基礎,為自己提供了很多方便。
看好中國機遇
創業熱的背後,是中國龐大的市場,提供了非常難得的機會。
“中國的創業氛圍太熱了。”尼克·康普頓對記者感慨,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領導人對於“雙創” 的提倡,如今創新、創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
在他看來,與在美國創業相比,中關村更為特別。“這裡的變化日新月異,很多公司出現、成長甚至關閉都是幾個月之內的事情,所以每個人都很勤奮,工作壓力很大,你必須每晚上工作到10點,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中國強大的人力資源也讓他很感慨。他説,與在美國相比,中國的初創公司更少強調建立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工作文化和緊密的團隊,人才流動很快,因為符合條件的人真的非常多。
這一點得到了許多外國創業者的認可。有觀察者認為,2008年之後,越來越多的海外創業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無論在高科技行業還是其他領域,中國都有充足的人才供應,這對於許多技術公司來説,無疑是巨大的優勢。許多創業者直言,在中關村等靠近高校的地方,找到合適人才的確不難。
“90後”外國創業者薩曼莎之所以設立了一家“職位發佈平臺”JingJobs,以連接僱主與求職者,是因為薩曼莎本人在中國找工作時發現,招聘網站上沒有很多適合年輕人的崗位。但她分析後認為,中國有大量增長迅速的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都希望納入年輕人才,而數以萬計的國內外年輕求職者也渴望獲得成功,雙方信息的錯位,讓她感覺到可以向海外年輕人推薦好的中國企業。
而從市場規模來看,來中國創業也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我們把中國視作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這為中國的公司提供了機遇,增加産量、降低價格並提高效率,而這最終將會減少全世界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成本,並推動世界走向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約翰·文這樣認為。
許多創業者直言,中國在政府主導之下,所營造出來的良好創業環境,是他們選擇來中國創業的重要原因。
“無論在北京還是在山東,我都經常與政府打交道。在歐洲我不認識什麼政府官員,但在中國,政府經常會問我需求什麼。”數十年的多國工作經歷,讓約翰·文對政府的服務意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認為這些對公司發展來説其實非常重要。
約翰·文告訴記者,在看了“十三五”規劃之後,對於接下來在中國做可再生能源他有了更多的信心。而中國方興未艾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在他看來也是非常難得的機遇。
助力中國發展
“我們推動‘雙創’,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此前,李克強總理這樣解釋“雙創”的意義。
事實上,外國創業者在中國實現人生價值,同樣是“雙創”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以實際行動,與中國創業者一樣,推動著中國社會向前發展。很多外國創業者不再是來中國推銷産品,而是將理念與中國發展的實際相結合,在這裡實現人生與事業的價值。
如今出行時,“優步”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網絡約車首選,而這正是一家在華創業的公司,自2013年首次進入中國至今,已經成為主流約車軟體,低廉的價格和方便的服務,都推動著中國網絡約車行業的發展。像這樣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
同中國創業者一樣,外國創客們也瞄準了市場的“痛點”,其中不少還是帶著在國外做成功的先進經驗而來。法國人讓·路易·法致的職業生涯專注于識別形形色色的手寫體,從簽名到醫生處方,他的公司如今已經能夠應對7種西方語言的識別,然而隨著2015年的中法創新加速器來到中國的他,決定破解中國的手寫體。
致力於扶持創業企業的“中國加速”,用了一個紅色的品牌標識,但是團隊成員大部分是外國人。這個位於上海的創業“加速器”平臺,用非常美式的方法,帶動初創企業成長。他們直言,希望將國外的思維帶入中國,與中國創業者的精彩想法有機結合。
同“中國加速”一樣,Atmel公司市場行銷副總裁桑德斯·阿斯希望輔助創客和初創的企業進入市場並且獲得成功。來往中國多年的他,如今希望在中國創造一個更生態型的市場,既與國內企業合作為創客們提供更好的環境,還希望通過將世界上更多有意義、有創意的作品帶到中國來,給中國的創客們一些啟發,把適用中國本土的創意實現出來。
“我們有這麼多來自政府的、來自技術的還有來自生態系統上的支持,我們要做有意義的創新,做能為這個世界發展起到更大作用的東西。”桑德斯·阿斯直言。
在中國人越來越多走出國門,到國外留學的今天,英國人理查德·柯沃德卻打起了服務外國學生來華留學的主意。他幫助外國留學生們了解中國,幫助他們申請,圓一個來中國留學的夢。而不知不覺間,他也做成了可以吸引外國人來華的平臺。
約翰·文的公司剛剛贏了一個官司,對方是業內全球領先的肖特太陽能,控訴金太陽公司侵權。這起在美國科羅拉多地區法院審理的專利侵權訴訟,歷時兩年,經過約翰·文公司的多次舉證和專家鑒定,最終以金太陽勝訴告終。
“我們花費了245萬美元打贏這場官司,就是為了給外國公司證明,中國公司靠的是自己的知識産權而不是抄襲,我們有自己的創新能力。”約翰·文告訴記者,公司如今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發明專利37個,與外國公司許可技術5項,獲得諸多行業認證。“中國製造可不是低端的代名詞。”
外國創客的中國故事,在這個極為重視創新與創業的國度,有著不可限量的未來。(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劉少華)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