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11年“兩岸交流路”的台灣青年陳長風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5-04 15:19:1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近日,台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理事長陳長風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分享參與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點滴,並談了對“體驗式交流”的探索與期許。 鄭巧 攝
33歲的台灣青年陳長風,已是兩岸交流中的“老人”。
從2005年以團員身份第一次“登陸”,到2012年接任台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理事長,他從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參與者逐步成長為組織者、推動者。
近日,陳長風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分享一路點滴,並談了對“體驗式交流”的探索與期許。
“第一次看到兵馬俑,那份激動我到現在還記得”,當年22歲的陳長風是台灣輔仁大學學生議會會長,作為第三屆台灣高校傑出青年大陸參訪團的一員,到訪陜西、北京等地。
民革中央于2004年創辦的“傑青糰”活動,迄今已舉辦15屆,陳長風就參與了11屆,從普通團員發展為工作人員、副團長直至團長。
參加“傑青糰”的年輕人,大多是台灣各大高校的學生會、重要社團負責人。他們中的活躍者在2008年創辦“傑青會”,以更好推動兩岸交流。該會有500多位會員,來自台灣北中南東共百餘所大專院校,很多人走出校門後成為各界精英。
接任理事長後的陳長風,與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合作主辦“兩岸學生起點營”活動,讓兩岸重點院校的學生領袖見面。“除了參訪,還通過分組風采展示、競技互動,對探訪調研進行總結思考等進行深入交流”,陳長風説,最希望大家能成為真正的朋友,未來在推動兩岸合作中發揮正向影響。
陳長風自己第一次“登陸”時,就與西安外國語大學的一位同學成為朋友,十多年一直保持聯繫。“時間到了活動會結束,但學生的感受會持續,辦活動最應看重有無後續交流。”
在陳長風眼中,“交朋友”也是面向台灣青少年的“體驗式交流”應有目標。對具體交流形式,他也一直在探索。協會前年通過與共青團泉州市委等合作,主辦兩岸高校大學生記者挑戰賽,首屆即組織了100多名台灣大學生記者前往泉州採訪。
“讓兩岸大學生共同組隊,一起拿出採訪作品,參與評選,過程中肯定會有意見不合,但這種磨合更為重要,很可能未來兩岸媒體圈裏就有參加過這一活動的人”,陳長風説。
除了按活動主題選擇適合的人參加,協會近年還力推台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合作企業包括國美在線、歌華等知名大陸企業。上屆活動報名開始後一個月內就有700多人報名,最後選出近百人赴北京、福建等地。
“特別選擇陸企而不是臺企,是為了讓台灣青年深入感受大陸年輕人的工作、生活環境,看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到大陸工作”,陳長風提到,有企業曾提議要為台灣同學提供“車接車送”服務,“當時我就拒絕了,應該讓他們跟大陸年輕人一樣擠地鐵去上班,這樣才接地氣,不要擔心體驗是否都是美好的,即使苦澀也很好,也能讓人有所收穫。”
曾經參與實習的同學中,有兩位已正式入職,年薪破百萬元新台幣,這些都激勵了陳長風,他還在持續開拓,今年預計會增加幾家重慶企業提供職位。
從事創業服務相關工作的陳長風去年在南京成立了公司,他看好大陸的創業氛圍,建議有想法的年輕人可以去大陸尋找機會,那裏有更廣闊的市場。
至於蔡英文上臺後會否影響交流,陳長風説,政黨輪替後更要多多交流,不然兩岸間的溝會越來越深。(完)
新聞推薦
- 時政長鏡頭丨共“進”未來2024-11-04
- 中國走在了世界第一!今年中國物聯網連接數有望突破30億2024-11-04
- 第136屆廣交會:小産業贏得大市場2024-11-04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閉幕2024-11-04
- 發團金門!福建遊客:親切又神秘,期待2024-11-04
- “60後”臺胞秦巴腹地覓鄉愁 紮根40載心安即為家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