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搶救”10位國家級非遺傳人 防“人走技失”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5-05 16:11:12 | 來源: 四川在線 |
四川在線消息 (四川日報記者 吳曉鈴)5月5日,四川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培訓班在成都舉行,標誌著這項非遺保護工程正式啟動。從5月至9月,四川省非遺保護中心將對10位國家級非遺傳人展示搶救性記錄,以完整記載、系統呈現這些非遺傳人掌握的燦爛非遺。
非遺傳承人老化,一直是非遺傳承面臨的一大難題。截止去年8月,文化部公佈的4批1986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已有235人去世,其中就包括成都糖畫惟一一名國家級非遺傳人樊德然。而在世的國家級非遺傳人中,超過70歲的也已佔到50%以上。為防止“人走技失”,文化部全面啟動了國家級非遺傳人的搶救性記錄工作。
省文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搶救性記錄工作,將優先記錄年滿70周歲以上、不滿70周歲卻體弱多病的國家級非遺傳人。在去年文化部敲定的首批300個名單中,四川有10人入選,他們分別是四川揚琴的傳承人徐述、蜀錦傳承人葉永洲、羌繡傳承人汪國芳、羌年傳承人王治升等。而已經去世的樊德然,也將通過對其徒弟、家人的口述實錄、技藝拍攝等方式進行記錄。
四川10位國家級非遺傳人名單
四川揚琴 徐述
蜀錦 葉永洲
成都糖畫 樊德然(已去世)
羌年 王治升
羌繡 汪國芳
三匯彩亭會 王安大
四川竹琴 張永貴
得榮學羌 格瑪次仁
藏醫藥 格桑尼瑪
四川清音 肖順瑜
新聞推薦
- 關稅衝擊之下,如何辦好自己的事?2025-04-11
- 晶片國産化率超九成 全國首個“四算合一”算力網絡調度平臺建成2025-04-11
- 一館連兩岸 家書續情緣2025-04-11
- 臺青施品卉榮獲“南昌市三八紅旗手”表彰2025-04-11
- 台灣科技館首秀電博會 助推兩岸高新科技融合2025-04-11
- “逐夢浙裏·創享未來”2025兩岸青年微短劇網絡大賽啟動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