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草》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首發

中新社南京5月5日電 (記者 鐘升)《紫金草》叢書第一輯首發式5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現場吸引了不少觀眾購買。

 

《紫金草》叢書是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於今年年初籌備編撰的一套叢書。力圖通過平實親切的內容,講述專家學者對南京大屠殺的研究親歷以及海內外友好人士為和平所作的努力等故事。

 

“對於叢書的發行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叢書作者之一、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盛鴻説。

 

經盛鴻表示,作為一名南京大屠殺史的專業研究者,如何令史料更精細、更嚴謹是他的追求。然而,由此形成的學術專著厚重感十足,但在親民性上有所欠缺。他認為,叢書的發行“將專家的著作與群眾的認知結合了起來,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

 

本次發行的叢書第一輯為標準正度紙大小,總共42頁,攜帶便捷、適合大眾閱讀。為了讓叢書更加“親民”,負責叢書裝幀設計的南京市文化名人速泰熙頗費了一番苦心。“我們在封面設計上力求樸素淡雅,既寄託了哀思,又避免過於壓抑。”

 

“我們發行這套叢書是為了呼籲和平,而不是宣揚仇恨”,速泰熙特別強調道。“紫金草是寄託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心願的和平之花,所以封面設計的像個‘平’字,整個雜誌的設計也是沿著‘和平’的思路。”

 

“如何令史學研究大眾化,令南京大屠殺史轉化為國民記憶是我們一直探尋的課題”。被問及叢書發行的初衷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解釋道。

 

“一直以來我們都過於重視大部頭的史學研究叢書,這些叢書受眾面比較窄,《紫金草》則是面向廣大的參觀者”。據張建軍介紹,本次叢書的作者中既有史海釣沉的專家學者,也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相的民間人士、外國友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通過“有溫度的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歷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