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七號運往海南發射場 空間實驗室將“首飛”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5-09 09:36:39 | 來源: 北京晨報 |
長征七號遙一火箭碼頭待運

長征七號遙一火箭準備吊裝

長征七號遙一火箭正在吊裝

長征七號啟航
昨天清晨,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從天津港起航出海,將運往海南發射場執行首次發射任務。此次發射也是我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首飛”。
長征七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運載火箭,于2011年1月立項啟動研製,目前已完成各項研製和地面試驗。該火箭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號,採用了液氧煤油發動機等新技術,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3.5噸,也可用於發射人造衛星等其他載荷。
本次發射主要目的是驗證火箭設計的正確性和各項性能指標,同時搭載了國內相關科研機構的有效載荷,開展空間技術試驗。
作為我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首戰”,長征七號火箭首飛成敗直接關係到空間實驗室任務能否按計劃完成,進而影響到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能否按計劃實施。長征七號也將是中國未來航天發射任務的“主力軍”,肩負技術進步和更新換代,其研製成功將為中國中型運載火箭型譜的構建奠定基礎。按計劃,長征七號火箭將於5月中旬抵達海南發射場,並按既定程式開展相應測試工作,預計6月下旬實施發射。
今年,中國全面實施載人航天空間實驗室任務,除了長征七號之外,運載能力更大的長征五號火箭也將在今年執行首飛任務。
據悉,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將執行4次飛行任務,此次“開局首飛”也是我國新建成的海南發射場首次執行發射任務。海南發射場于2009年9月開工建設。作為低緯度濱海發射基地,不僅可用於滿足中國航天發展的新需要,還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較大線速度以及慣性帶來的離心現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減少,亦可通過海運解決巨型火箭運輸難題並提升殘骸墜落的安全性。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