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指出日本政府公佈釣魚島“史料”凸顯其加快海洋爭端步伐的戰略意圖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5-13 09:38:21 | 來源: 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王穎穎、王洋):針對日本政府近來在內閣官房網站上公佈有關釣魚島歸屬問題的大量所謂“史料”一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代所長高洪11日指出,此舉意在配合安倍政府於今年3月開始實施的日本新安保法,顯示出日本政府進一步加快海洋爭端步伐的戰略意圖。
據報道,日本政府於今年4月中旬在內閣官房網站上公開了證明釣魚島和竹島(韓國稱:獨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的750份材料,這是繼去年之後的第二次公佈。對此,高洪表示,日本政府公佈的這些所謂“新史料”,或嚴重違背歷史事實,或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他説:“比方説地圖的問題,從全球範圍講,中外地圖標繪釣魚島屬於中國的證據,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那是非常多的。甚至連日本最早記載釣魚島文獻的所謂1785年林子平的《三國通覽概説圖》,也是把釣魚島和琉球三十六島繪成不同顏色的。那麼這都説明,無論是拿到歷史證據,還是地圖意義上的證據,我們都有足夠多的理由證明釣魚島是屬於中國的。”
近年來,日本政府格外注重利用日本學者、記者、右翼團體等,千方百計搜尋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所有相關地圖和文獻,以證明所謂“中國曾承認釣魚島屬於日本”。高洪認為,結合日本政府此次公佈“史料”的時間節點來看,此舉意在配合安倍政府於今年3月開始實施的日本新安保法,顯示出其進一步加快海洋爭端步伐的戰略意圖。“這些所謂的‘新史料’,其實是想要最大限度地支持、配合安倍在即將召開的G7峰會上,再一次炒作所謂‘中國的海洋擴張’。用散佈所謂的‘中國海洋擴張’,來掩蓋自己的海洋爭奪行為。這是安倍政府在對華關係上慣用的兩手策略的表現。”他説。
對此,高洪認為:“我們要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完善歷史證據鏈,在論證我們的國際法理依據上下功夫,努力促進專家學者的學術成果轉化。並且,通過各種方式,向國際社會,包括向日本社會,講我們的道理,闡述中國的立場,駁斥他們那些錯誤的東西。同時,針對一些挑起事端的、海洋擴張的,甚至是遏制、圍堵,或者是威懾中國的一些不良行為,我們既要保持我們的戰略定力,同時我們也應該有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強有力的行動。”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