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記者:中國推行積極的少數民族政策 新疆民眾享有充分的宗教自由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歐陽倩茜、李惠中):5月24日,沙特《生活報》記者費薩爾·阿卜杜·卡裏姆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31家媒體的50多位同行一道,參觀了這所中國唯一採用維吾爾語和阿拉伯語雙語授課的伊斯蘭教經學院,並對那裏良好的辦學環境、開放融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這裡的教職人員宗教水準很高,也很熱愛自己的國家。中國政府給予他們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推行積極的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政策。我聽説這裡的學生每人每月有900元的生活學習補助。政府給予宗教自由,並且支持宗教自由。”他説。

 

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成立於1987年,學員均由新疆自治區各地推薦,經統一考試,擇優錄取。學校既有學制5年的本科,也有培訓在職阿訇、毛拉、伊瑪目的進修班。目前在學院讀四年級的22歲維族青年吐尼亞孜來自新疆庫爾勒地區。談起自己在經學院幾年的學習生活,他感到很開心:“我們在這裡學習《古蘭經》、《聖訓》等宗教課程,還有體育等其他課程。這裡的老師都很好,很有知識,我們在學校還能讀到一些外面找不到的經典,在這裡學習很愉快。”

 

吐尼亞孜説,經學院的學生在校學習免收一切學雜費用,國家還給予每人每月500元的伙食補助,學習表現優秀的同學還能獲得數額不等的助學金和獎學金。

 

據經學院副院長伊力江·阿那依提介紹,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建校29年來,培養了近千名具有較高學識、愛國愛教的畢業生,滿足了全疆各地對高級伊斯蘭教教職人員的需求,“我們所培養的學生,總體上愛國愛教,團結進步,服務社會,這也是我們辦學的宗旨。”

 

伊力江説,每年他們學校的畢業生,有80%的人去了新疆各地的大型清真寺,他們在那裏從事教職工作,服務當地的穆斯林教眾。“他們畢業了,伊斯蘭教協會(伊協)就會安排他們,看哪個清真寺缺少伊瑪目,他們就先去做個副伊瑪目,了解情況,逐漸去接班。這些年學生的就業基本都是有安置的。各地方的伊協都會到我們學校來,向學生介紹地方的一些政策,待遇,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為那兒的穆斯林服務。”伊力江説。

 

在政府部門和有關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的規模不斷擴大。為適應這一需要,當地政府又在烏魯木齊市開發區辟出一塊150畝的土地用於學院新校區的建設。按照計劃,這個規劃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米、投資達2.58億元的新校區將於2017年竣工。之後學院將逐年增加招生人數,最終使在校學生規模從現在的320人左右擴大到1000人左右。

 

在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經學院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發展深造等很多方面的事務都給與了充分重視。特別是近年來,經學院還加大了學生對外交流工作的力度。在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的主持下,學院先後選派70余人以公派留學生的身份前往埃及、阿曼、印尼等國家的伊斯蘭教高等學府留學深造。其中派往埃及艾資哈爾大學的學生就有40多人。

 

伊力江副院長説:“今年埃及艾資哈爾大學的招生工作又開始了,中國伊協要求我們派四名學生去考試,考試通過就能去埃及學習。”

 

畢業後去艾資哈爾大學讀書也是吐尼亞孜的夢想。他期待著能夠學有所成,然後回到自己家鄉,去清真寺做一名伊瑪目。

 

走訪了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聽完那裏師生的介紹,費薩爾等各國記者對中國的伊斯蘭教教學事業有了更為真切的認識。費薩爾説,當天的參觀讓他深刻體會到,中國有很好的少數民族政策,這裡的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