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劉五店海翔碼頭首迎國際航行船舶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5-26 10:08:0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記者25日從廈門檢驗檢疫局大嶝辦事處了解到,廈門劉五店海翔碼頭24日迎來首艘國際航行船舶巴拿馬籍“鑽石之星”輪和隨船運載的3500余噸散裝石材。
作為廈門離台灣最近的港區,劉五店海翔碼頭就此正式進入試運營階段。
劉五店港區水路距離大小金門只有12公里左右,早在宋元時代就已經是同安汀溪窯“珠光瓷”的主要輸出港口,民國初年更是台灣糖和大米運抵大陸的重要口岸。
此前,劉五店港區海翔碼頭2009年3月13日開工建設。2015年12月16日,台灣有關部門發佈通航公告,開放劉五店航道金門水域航段。
未來正式運營後,海翔碼頭將共有3個5萬噸級散雜貨泊位,岸線作業長度785米,前沿平均水深-14.2米,後方陸域面積6萬平方米,主營出口台灣砂石和進口石材、鋼材等業務,設計吞吐量為每年300萬噸。這一碼頭已被廈門市政府規劃承接廈門東渡港區散雜貨業務轉移。
廈門檢驗檢疫局人士告訴記者,廈門檢驗檢疫局對散裝石材施行集中查驗監管模式,經集中查驗和集中處理的石材可分批報檢、分批核銷,有效保障了劉五店海翔碼頭的通關效率,保障碼頭能成為廈門港發展大型散貨港區,加快石油、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儲運中轉基地。(李林川)
新聞推薦
- 中國市場強大“磁吸力”從何而來2025-11-13
- 法網恢恢:大陸雷霆之勢讓“台獨”分子生存指數“歸零”2025-11-13
- 第二十一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聚焦兩岸人工智能合作新機遇2025-11-13
- 彩雲之南·紅河有約——台灣青年紅河行:以文化為橋,促心靈契合2025-11-13
- 當年隔海空對月 今朝共舞手足情——台灣高山族華安二十九年圓夢記2025-11-13
- 總臺紀錄片《國土重光》引發熱議 臺青:傳遞歷史真相、傳承愛國精神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