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馬丁·雅克:中國經濟崩潰論嚴重誇大事實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5-30 09:13:21 | 來源: 海峽飛虹 |
英國學者,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接受國際臺記者採訪。
海峽飛虹報道(駐倫敦記者 段雪蓮):2016年年初,中國股市動蕩,人民幣貶值,以及隨後發佈的低於預期的經濟增長數據,引發了英美等國媒體對中國經濟放緩的焦慮,有人發出“是陣痛還是深層衰退”的疑問,也有人認為下一個全球衰退將是“中國製造”。對此,英國學者、資深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表示,所謂的“中國經濟崩潰論”嚴重誇大事實,西方質疑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深層次原因在於其對中國政治制度的不確定。
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馬丁·雅克在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一書中已有預測。他解釋説,“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增長是追趕式的增長,將現有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為我所用。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類型的經濟增長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所以,到某個節點,中國必定要創造自己的高科技,向價值鏈上游攀升。”
馬丁·雅克指出,2016年1月中下旬,當中國股票市場出現不穩定跡象時,英國媒體及部分經濟學家曾一度十分恐慌。但他認為,從本質上來講,西方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擔憂,源自於對中國政治制度缺乏理解及不信任。“我覺得事實被嚴重誇大了。有太多像耶利米一樣的悲觀主義者,傳播中國經濟無力回天的説法。這樣的理論在西方由來已久,有些人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不會是常態,是不可持續的等等。這裡面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是政治因素在作怪。之所以認為中國經濟無法保持長期增長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國的政治制度無法持久。我想説的是,抱歉,中國的政治制度已經穩定的保持了幾十年,經過了改革開放時期到今天,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增長記錄,所以,西方早應該放棄偏見,正視事實了。”
目前,中國正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需求的同時,重點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和效率。馬丁·雅克坦言,從粗放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將機遇與挑戰並存。“這是一個頗具技巧性的轉變。因為曾經的經濟增長動力,例如大量的政府投資,過度依賴出口以及從農村源源不斷涌入城市的人口,也就是廉價的勞動力,這三個主要增長點已經趨於停滯,意味著它們將不再發揮主要作用。現在需要的,是一個複雜綜合的經濟模式,包括拉動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和高附加值産品的開發。我認為中國現在還處於經濟改革的初級階段。”
關於中國經濟轉型時期,政府應該如何適當調整角色的問題,始終是西方媒體和學者爭論的焦點。對此,馬丁·雅克表示:“很顯然,有些時候應該減弱行政干預的影響,但同時,在某些特定領域,政府需要加大參與力度,如教育和醫療方面。另外我覺得政府可以給私企更多鼓勵,使他們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引導銀行不要僅專注于向國有企業提供服務。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我不贊同完全將國企私有化的做法,因為國有企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們必須要提高效率。”
馬丁·雅克分析説,中國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有很多,包括新能源的研究與開發以及高鐵技術的輸出。2015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價值400億英鎊的合作訂單。英國表示歡迎中資企業參與其核電和高鐵項目的競標。
馬丁·雅克認為,英國已經清醒地意識到中國的崛起,並正在積極推動與中國的經濟和人文交流。但他指出,如果英國選擇在6月份的公投中脫離歐盟,將不可避免地對中英兩國的合作前景帶來負面影響。“去年10月那一系列中英合作計劃是在英國作為歐盟成員國的背景下簽署的。並且中國在勾畫中英關係發展時,也是在英國是歐盟成員的框架下考慮的。我想中英關係可以經得住脫歐的考驗,如果英國選擇這麼做的話。但是,我認為那樣會讓英國失去吸引力,不再是優先合作的對象。不僅對中國是這樣,對美國和日本等其它國家也是如此。”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