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南海仲裁違法無效 兩岸應共衛南海主權

新華社台北5月30日電(記者李來房 陳鍵興)針對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台灣學者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沒有管轄權的仲裁庭即將作出的判決是無效的,而菲律賓的主張自相矛盾,純屬鬧劇。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完全可以理解。兩岸同屬一中,有責任共同維護南海主權。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教授高聖惕表示,中國沒有義務接受南海仲裁的判決,因為仲裁庭第一階段管轄權的判決存在法律及事實上的明顯錯誤,仲裁庭在不具備對於菲律賓所提要求的管轄權的情況下,根本無權進入實體審判階段,因而最終判決在法律上無效。

 

“菲律賓在2013年單方提出南海仲裁,挑戰中國南海海域主張。深究菲律賓的主張,自相矛盾,虛情假意,純屬一場鬧劇。中國拒絕參與及執行判決,完全可以理解。”他説。

 

高聖惕分析説,菲律賓稱仲裁不在於解決中菲兩國領土爭端,但卻在論點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領土主張及劃界主張,提出“南海島礁法律地位未定論”,等於要仲裁庭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主張。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仲裁庭無權解決領土主權問題。

 

這位海洋法學者表示,台灣當局新領導人就職時表示,要依據現行規定和有關條例處理兩岸關係事務,那麼就應該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有責任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和固有疆域。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劉複國表示,菲律賓單方面啟動的仲裁不是解決爭端的善意努力,不能給當事方帶來建設性結果,反而會讓局勢複雜化。仲裁事實上在製造更多分歧,挑起進一步緊張。

 

劉複國指出,南海島礁水域和天然資源關係主權和整體利益,兩岸在南海面臨共同挑戰,在保護南海主權上有共同責任,對歷史固有的祖産應該有寸土必爭的共識,應當加強協商互動,強化兩岸對於南海主權權益的國際話語權。

 

台灣大學政治係教授張亞中認為,南海仲裁判決顯然無效。首先,任何有關領土主權的問題,海洋仲裁庭無權仲裁。第二,1948年,中國政府正式公佈了南海斷續線。南海斷續線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水域線和島嶼歸屬線,屬於領土主權範圍,且先於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此仲裁庭也沒有對此判決的權利。第三,仲裁需要雙方都接受才可以,而中國從來沒有接受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

 

張亞中表示,在南海問題上,兩岸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不能退讓,不能接受仲裁結果。

 

上述專家表示,南海仲裁案發生在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之後,背後難免有美國的影子。仲裁實質是製造衝突,而不是解決問題。中國從來沒有反對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航行自由,但是航行自由必須遵守國際法相關規範。

 

在5月初由台灣《旺報》舉辦的相關論壇上,多位台灣專家也呼籲,在仲裁結果將給南海局勢增加不確定性之際,兩岸更需合力維護在南海的主權。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王冠雄在論壇上指出,對於維護南海共同的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兩岸需要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