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安倍經濟學”導致日本兩極分化加重
|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6-06 16:19:11 | 來源: 新華網 |

網絡資料圖
日本經濟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安倍經濟學”推行的2013年至2015年間,日本存款超過4000萬日元(1美元約合107日元)和不足100萬日元的家庭數量增加,支撐日本個人消費的中産階級家庭數量出現減少。
日本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小鹽隆士近日公佈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倍經濟學”導致日本兩極分化加重。分析人士認為,數量最多的中産階級家庭經濟狀況嚴峻是導致日本國內消費長期低迷的原因之一。
據日媒報道,小鹽隆士根據日本總務省公佈的家庭收支調查數據,對“安倍經濟學”實施前的2002年至2012年和實施後的2013年至2015年日本家庭年收入、資産總額等變化進行了比較。
統計結果顯示,由於2002年至2012年經濟不景氣,年收入逾700萬日元的人數減少,中低收入階層數量增加。“安倍經濟學”實施後的2013年至2015年,年收入400萬至500萬日元和500萬至700萬日元的人數佔比均下降約1個百分點,分別為15.7%和22.4%;同時,高收入家庭數量和年收入300萬至400萬日元的低收入家庭數量均有所增加。
從家庭存款總額來看,2015年存款總額超過4000萬日元的家庭數量佔比為12.1%,存款總額不足100萬日元的家庭佔比11.1%,均比“安倍經濟學”推行前的2012年顯著增加。
“安倍經濟學”意欲改善企業業績和就業狀況,並通過工資上漲使貧富差距縮小。對此,小鹽隆士指出,企業用工增加以低收入非正式員工為主,企業業績改善也是收入越高的人獲益越大。
另據金融機構“金融廣報中央委員會”的調查,不持有金融資産的日本家庭數量呈增長趨勢,2015年佔比達到30.9%,為歷史第二高水準。專家解釋説,“安倍經濟學”奉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使資産價格上漲,而利率卻被下調,這使得富裕階層獲利頗豐,而以存款為主的中低收入階層卻無法獲益。小鹽隆士認為,有必要對富裕階層增加徵稅並調整社會保障制度,以縮小貧富差距。
自2012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力推行以超寬鬆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支出和結構改革為“三支箭”的“安倍經濟學”,但對日本經濟“病症”療效甚微,其效果與預期相去甚遠。在野黨5月31日曾向眾議院提交內閣不信任案,以“安倍經濟學”失敗等理由要求安倍晉三下臺。(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錢錚)
新聞推薦
- AI微短劇《寶島英雄》劇本研討會舉辦2025-11-10
- 味蕾牽兩岸:台灣桃園舉行閩臺小吃文化交流盛典2025-11-10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華文出版與文化創意學術論壇在福建漳州舉辦2025-11-10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