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中國行”有望加強製造業、金融領域和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 中德創新合作有望注入新內涵

1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並參加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帶著半個內閣以及約20名經濟界代表,默克爾的任內第九次中國之行,將與中國擦出怎樣的火花?

 

機制:一道“招牌菜”

 

對於中國而言,兩年一度的中德政府磋商堪稱“獨此一家”的“招牌菜”,因為德國是唯一一個同中方開展這種高級別政府磋商的國家。磋商由兩國總理主持,每方各派10多位部長參加,比一般的首腦訪問時內閣陣容要大得多。這種“兩國內閣共同會議”、“部長大咖們共同做作業”的形式也讓中德可以廣泛深入地探討從農業技術到工業創新、從外交安全到文化交流的各領域務實合作。對於德國而言,它僅與法國、波蘭、印度、俄羅斯等有限的幾個國家建立政府磋商機制。把中國納入其中表明瞭德國政府對華的重視。通過與中方的政府磋商,雙方每次都收穫不少經貿大單,並就國際衝突和危機管控交換意見、協調立場。2014年的上屆中德磋商更發表 《中德中長期合作行動綱要》,為今後5年至10年的中德合作定了方向、領域和項目。總而言之,這一機制顯示了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高水準,並催生了像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等其他高級別雙邊機制。在12日抵達中國後,默克爾在中國科學院接受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併發表講話。德新社戲稱,作為德國隊的“首席球迷”,默克爾本應出席在法國舉辦的歐洲盃德國隊首場對陣烏克蘭的比賽,而為了訪問中國,她只能遙祝德國隊“好運”。13日,中德兩國總理將共同主持第四屆中德政府磋商。14日上午默克爾將前往瀋陽,參觀瀋陽故宮和工業博物館。下午,她將訪問瀋陽的寶馬工廠。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對記者表示,默克爾來過上海,也到過成都、廣州等地,但作為老工業改造升級之地的瀋陽,她從未踏足。此訪一方面有利於其增進對中國的了解,另一方面可讓她看看中方在結構性改革方面制定了何種行動計劃,德方能否參與其中。其實,中德在東北老工業振興方面早有共識,也不乏一些合作項目,例如兩國在瀋陽市鐵西區建設裝備製造産業園等。分析人士認為,中德無論是産業鏈內部合作,還是科技創新合作都有非常大的空間。這次默克爾的瀋陽之行將為雙方在製造業的合作提供更多思路和可能,也是這位德國總理支持“中國製造2025”對接“德國工業4.0”的最直觀體現。

 

創新:一個核心詞

 

有德國官員表示,默克爾訪華期間,德國將與中國簽署24項協議。成果之一是可能簽署一個共同的網絡安全協議,以防範商業間諜活動。對於中方提議將2017年作為中德旅遊年,德方也在積極考慮。談及此次磋商的重點議題以及中德未來的合作亮點,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對記者表示,《中德中長期合作綱要》 中的核心詞就是“創新”——既包括技術的創新,例如“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對接,標準的制定和國際化推廣;也包括社會的創新,例如醫療護理、服務設施等理念的引入。兩國已為戰略對接建立了副部級磋商機制,此輪磋商有望為兩國戰略對接與創新合作注入新的內涵。其次,今年我國要主辦G20峰會,明年則由德國接過接力棒,面對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試圖使用強力的貨幣寬鬆政策擺脫困境。而中國和德國向來主張通過創新和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相通。中德進一步加強宏觀政策協調,有助於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穩定。德國在歐盟的經濟地位非常重要,所以中德在金融領域也存在不少合作空間。中德在攜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方面也很有潛力。德國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鼎力支持方、也是亞投行第四大股東,而消息人士透露歐盟在月底發表的外交報告中也將寫入對“一帶一路”支持的措辭。中德在共同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可望迎來更廣闊的合作前景。

 

互信:一把金鑰匙

 

在推進合作的同時,中德也難免一些分歧。鋼鐵産能和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是德國乃至歐洲輿論最近熱議的話題。此外,還有分析人士認為,德國一些人士現在對華有“兩怕”,一是對戰略對接過程中對華技術轉讓存在顧慮,怕中國實現彎道超車。二是怕中國近年來的大幅高速收購德國乃至歐洲的企業,會導致德國失去競爭力,這些問題也集中表現在最近媒體熱炒的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一事上。歐盟數字經濟專員岡瑟·厄廷格就表示,為了防止關鍵技術的流失,庫卡最好把自己更多的股權留在歐洲投資人的手裏。要解決這些問題,消除德國的疑華情緒,歸根到底還要從加強戰略互信著手,化危為機。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的一段話講得非常好,他説,如果看一下最近幾年的統計數字,會發現中國在技術方面大幅追趕德國,最好的例子就是華為;另一方面,中德貿易也發展得非常迅猛,有幾次跨越式的發展。所以中國技術的發展並沒有影響或阻止貿易,而反倒是促進了貿易發展。然而,在德國這個多元化社會,默克爾的對華態度也勢必要顧及黨派和民眾的呼聲,以及來自歐洲和美國的目光。明年即將迎來德國大選,默克爾在對華合作上也可能採取更為謹慎的立場。但不管怎樣,相信這位務實的“鐵娘子”都會把增進戰略互信視作對華戰略的重要議題,不會被西方媒體“對華施壓之旅”的論調所忽悠,認清中德關係發展的大局,就像她自己説的,“認識中國不能套用德國的標準”,“德國願做歐中關係發展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