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簽“重量級”聯合聲明 攜手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6-27 16:20:39 | 來源: 環球時報 |
6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就在英國脫歐風暴攪得全球暈頭轉向之時,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旋風式到訪北京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一連簽署了三份頗具分量的聯合聲明,其中《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尤為引人關注,因為中俄在過去從未專門針對“全球戰略穩定”發表過全球聲明。聲明明確指出,影響全球戰略穩定的消極因素正在世界各地增加,我們對此感到擔憂。在政治領域,反對干涉他國政治生活。在軍事領域,所有國家應將軍事能力維持在保證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準。三份聲明還以不點名方式多次批評美國及其盟友在南海、朝鮮半島、烏克蘭等問題上對地區事務的干涉。“這是當前一種振聾發聵的聲音”,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吳恩遠對《環球時報》説,中俄領導人此次不僅重申了對對方領土以及核心利益的相互支持,而且重申在國際領域反對霸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中俄戰略關係體現在什麼地方?這次聯合聲明的簽署就體現出來了。”
聲明不點名批評美國
25日習近平和普京以兩國國家元首的名義簽署的三份聲明,其中都有不點名批評美國的內容。
在《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中,兩國元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域外力量往往以臆想的理由為藉口,在歐洲部署‘岸基宙斯盾系統’,在亞太地區部署或計劃在東北亞部署‘薩德’系統……中俄兩國對此強烈反對”。還有:“某些國家研製的‘全球即時打擊系統’等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可能會嚴重破壞戰略平衡與穩定,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
在《關於協作推進信息網絡空間發展的聯合聲明》中寫道:“反對通過信息網絡空間干涉他國內政,破壞公共秩序,煽動民族間、種族間、教派間敵對情緒,破壞國家治理的行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聯合聲明》中明確寫到南海問題:“中俄主張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在國際法原則基礎上維護海洋法律制度。所有相關爭議應由當事方基於友好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反對國際化和進行外部干涉。”對朝鮮問題則有這樣的表述:“中俄反對域外勢力在東北亞地區加強軍事存在,反對以應對朝鮮核導計劃為藉口,在東北亞地區部署作為美國全球反導系統太平洋地區組成部分的新的反導據點。”
韓國“朝鮮”電視臺26日評論説,中俄領導人強調,實施超出聯合國安理會商定框架的單邊制裁不符合國際法準則,表示反對,這實為“對美國的批判”。報道稱,中俄聯合聲明矛頭指向的,正是近來就南海、烏克蘭問題對中俄展開尖銳攻擊的美國,包括有關美國“薩德”反導系統在朝鮮半島的部署,中俄通過此次會晤再一次明確了其持強烈反對的立場。德國全球新聞網26日表示,聲明批評一些國家在歐洲和亞洲欲部署反導系統,儘管沒有提出具體的國家,很顯然,在歐洲指的是北約,在亞洲則是美國。日本《朝日新聞》稱,在此次中俄首腦會談時,習主席指出國家間的紛爭和地區焦點問題應通過協商政治解決,等於暗中牽制了堅持“航行自由”的美國等。
“全球秩序的穩定力量”
“中國要做全球平衡力量”,德國全球新聞網稱,儘管經濟合作是普京和習近平舉行會談的焦點,但25日發佈的《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等種種跡象顯示,兩國領導人“還要成為全球秩序的穩定力量”。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5日報道稱,俄總統普京此次訪華的主要意義更多是政治上的,而不是經濟上的。文章指出,此次《關於協作推進信息網絡空間發展的聯合聲明》和《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都是對俄中兩國意義重大的政治聲明,“這些原則首次以書面方式記錄下來,且得到了兩國領導人的簽名。”
韓國《今日亞細亞》26日報道稱,通過元首會談,中俄關係的蜜月已經“跨越通商層面”,向著最高水準不斷發展。雖然兩國否認,“但説實際上締結了同盟關係也並不誇張”。韓國“朝鮮”電視臺稱,“越走越近的中俄關係正在成為東北亞局勢新的變數。對韓美為應對朝鮮核武器的‘薩德’部署問題,兩國悄然表明瞭其反對立場。”
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王海運對《環球時報》説,此次中俄聯合聲明中首次出現“全球戰略穩定”這個提法,這個詞語是值得關注的。可以説,圍繞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反對美國霸權,中俄通過這次聲明達成了廣泛、高度的一致。在重大國家戰略問題上,“兩國戰略協作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王海運説,這次聲明是針對美國霸權行為的“量身裁衣”,聲明中對推翻他國政權、進行單邊制裁等問題,都有具體、直接的表述,只是沒有點名罷了。“可以説,美國本來就是當前形勢不穩定的禍源,在這一點,中俄兩國有共識。”
“奧巴馬不明智的政策將中俄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稱,冷戰期間,美國利用中國和蘇聯的意識形態分歧,通過經濟手段“爭取到中國支持”。如今相反的情況正在發生。對中國崛起的擔憂使得美國總統缺席了去年中國的“9·3”閱兵,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將中國描述為咄咄逼人的力量,美軍艦在南海進行遏制中國的行動。“俄不想直接介入中美競爭。但這種競爭讓中國更願意呼應俄羅斯的需求和擔憂。”俄專家卡拉加諾夫認為,“俄羅斯向中國轉向是自然而然的,”他説,“我們對西方曾經有很多幻想,從1991年蘇東解體以來一直如此。我們應該感謝奧巴馬和歐洲政治精英,讓俄羅斯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中俄友誼,“支持”是關鍵詞
據英國《衛報》報道,習主席25日對普京説,希望中俄成為“永遠的朋友”,而普京則表示,“中俄對於當前重大國際問題的看法幾乎是一致的。”
“莫斯科與北京鞏固永恒的友誼”。俄羅斯《消息報》26日稱,普京圓滿地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除簽署一系列經濟領域合作協議外,兩國首腦還承諾在國際舞臺上相互支持,這表明,未來兩國在重大國際事務上將保持一致立場。
“雖然雙方還存在不信任,但這兩個昔日的對手正在發展欣欣向榮的戰略夥伴關係。”美聯社26日稱,普京25日在與李克強總理會晤時稱,兩國關係牢牢地建立在共同的經濟利益之上。這意味著莫斯科希望中國進行投資、採購其油氣和軍事裝備。報道稱,普京和習近平親密的個人關係以及他們反對美國主導的共同願望,是中俄合作的主要推動力。
據統計,在25日發表的中俄聯合聲明中,“支持”兩字出現了18次。新加坡《海峽時報》26日稱,會談後,習近平和普京共同簽署了三項聯合聲明並見證了經貿、外交、基礎設施、技術創新、農業、金融、能源、媒體、網絡以及體育等領域30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俄中雙方正就58項經貿協議進行磋商,總值達500億美元,其中包括在俄羅斯境內修建高速鐵路計劃。
“中俄深化同盟關係”,德國新聞電視臺26日指出,中國和俄羅斯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同盟關係。不過,歐美制裁俄羅斯,以及美國的亞太戰略,讓兩個大國緊密走在一起。6月初, 俄中兩國海軍艦艇同時出現在釣魚島海區。這個共同行動雖小,卻展示了俄羅斯在東海領土爭端中對中國立場的支持。而現在,中俄又發佈共同聲明,顯示兩國都反對超級大國美國的單邊主義。未來,在軍事上可能合作會更加深入。
美國廣播公司25日稱,莫斯科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規劃心存疑慮。中國想借此規劃鼓勵中亞發展基礎設施,而俄羅斯則認為那裏是他們的後院。不過,雖然經濟合作的宏大藍圖尚未落實,但中俄已經在軍事上開展合作,雙方進行聯合演習,就導彈防禦進行交流,俄羅斯向中國出口武器也開始恢復。日本《朝日新聞》則認為,中俄首腦會談確認了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經濟圈構想和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的合作,可以認為中俄主導的經濟圈構想“將進一步增加魅力”。
日本《每日新聞》稱,俄中首腦在3天之內,更換場地進行兩次會談堪稱特例,值得注意的是,普京還在兩國首腦共同會見記者中,表現出“在南海問題上比過去更加偏向中國的姿態”。
俄羅斯對中國依賴更大嗎
《華爾街日報》稱,普京的到訪處在非常敏感的外交節點,因為中國近來一直在尋求外國政府在南海仲裁案上的支持。華盛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旗下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研究員加布耶夫認為,此次中俄領導人會談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是外交夥伴關係的展示。不過,他説,中俄關係“目前是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更大一些”。
“普京總統到中國尋求活路”,日本雅虎新聞網26日稱,最近兩年處於經濟制裁和原油價格急落之中,俄羅斯能夠引以為自豪的對外關係就是中國。瑞士《新蘇黎世報》則表示,油氣貿易、莫斯科—喀山高鐵、中資參股大型俄羅斯石油企業等都是中俄合作的標誌性事件,俄羅斯政界所希望的外交轉向,“差不多就是出於向歐美復仇的心理。”
吳恩遠對《環球時報》説,俄羅斯當前確實處於經濟比較困難的時期,中國的支持對他們是雪中送炭。但中俄間的支持是相互的,兩國此次在一些務實合作的戰略項目上有明顯推進,如大飛機、反導系統研發及一系列軍事合作上。而聯合聲明充分表達了俄羅斯對中國核心利益的理解,這種支持和理解是非常可貴和重要的。“討論中俄是否結盟其實沒有意義。但美國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結成團夥圍堵我們,中國也需要團結正義的力量。”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 駐韓國、新加坡、日本、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陳尚文 辛斌 藍雅歌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蘇靜 柳玉鵬)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