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絲路西域物種技術傳播與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開幕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6-27 10:19:3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專家、學者、教授出席會議,發言。楊東攝
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專家、學者、教授出席會議,發言。楊東 攝
資料圖
中新網新疆阿拉爾6月26日電(記者 楊東) 26日,“海峽兩岸絲路西域物種技術傳播與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在舉世聞名中國最長內陸河塔裏木河上游的新疆阿拉爾市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專家、學者、教授出席會議,收到論文50余篇彙編成冊。
26日上午,有6位學者作大會發言,下午分組座談。每人發言完畢,大會指定的專家當場進行點評——論壇爭鳴熱烈,氣氛融洽,學術價值高。
據悉,“海峽兩岸絲路西域物種技術傳播與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由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與塔裏木大學聯合主辦,新疆兵團西域文化與絲路文明共享協同創新中心、塔裏木大學科學技術協會承辦,塔裏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院、新疆兵團西域文化研究會、《石河子大學學報》協辦。
來自中國台灣的學者劉石言致辭中盛讚新疆地大物博,物種豐富,景色壯麗,山川秀美,令人嚮往。楊東 攝
大會舉行了“2016年崑崙國際高峰論壇”啟動儀式。
據介紹,新疆阿拉爾市是古代玉石貢道和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也是當代三五九旅轉戰天山南北、鑄劍為梨的屯墾新城,崑崙文化、絲路文化、三五九旅文化在這裡傳承和發揚。
該市地處新疆南部地理和交通中心,目前“阿和”、“阿圖”、“阿塔”、“阿玉”、“阿沙”等公路在此相交,以500公里為半徑,輻射整個南疆。阿拉爾毗鄰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乾大沙漠,有“沙漠之門”的美譽。
阿拉爾市是塔裏木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發源於崑崙山的和田河、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和天山的阿克蘇河在此匯聚成塔裏木河。境內集中了全國近60%的胡楊,堪稱“胡楊的家園”。轄區四團、五團地處世界自然保護遺産——天山托木爾峰腳下,雪線、冰川遠遠可見,峽谷、草原風景如畫。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