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技術被《科學》雜誌評為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光啟:把科幻場景搬進現實 創新共同體橫跨幾大洲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7-12 09:57:39 | 來源: 人民日報 |
資料圖
氦氣浮力飛船“雲端”號、個人立式飛行器馬丁飛行包、能飛入臨近空間的“旅行者”號飛船……在深圳南山高新園軟體大廈,當訪客進入光啟科學産品展示廳,仿佛打開了一扇科幻世界大門。“科幻電影裏的場景在這裡能變成現實。”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説。
“同樣是最優秀大學的畢業生,有人選擇輕鬆、穩定的工作,但我不是。”7月5日,面對來訪的母校美國杜克大學聯席副校長柯文迪,劉若鵬作出了這番剖白。成立於2010年的光啟,正是憑藉顛覆常規的超前設計、領先世界的創新産品,逐漸為全球所熟知。
“全球第一”是許多産品的標簽
光啟的産品線很多,但“看家本領”要數超材料技術。超材料,即通過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上的有序結構設計,使其獲得常規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特性。2010年,該技術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過去10年人類最重大的10項科技突破之一。
劉若鵬和他的團隊已在超材料領域有了10餘年的積累。2009年,他們運用該技術成功做出了“隱身衣”。光啟成立後,將這項“看家本領”越練越強。據統計,光啟的專利申請總量超過3200件,授權專利超過1700件,其中,光啟的超材料領域專利,佔全世界該領域過去10年申請總量的86%。
劉若鵬認為,先進的科學技術要通過實實在在的産品服務於人類生活。2015年,光啟推出了可攜式超材料平板衛星通訊站,它具有可折疊、體積小、重量輕等特點。“這都是運用普通材料無法實現的特性。”光啟研究院副院長季春霖介紹,其中的平板可折疊天線,是超材料技術在全球的首款商業化應用産品。
在25.8萬平方米、可容納9.1萬名觀眾的“鳥巢”國家體育場,光啟超級WiFi可實現無線網絡的全面覆蓋、高速上網。“因為超級WiFi運用了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能夠嚴格把控信號干擾,降低輻射電磁波功率。”季春霖解釋,這種技術可以保證在高密度、人流量大、電磁環境複雜的情況下,WiFi信號依然能全方位高強度覆蓋。目前,該方案是全球唯一將超材料技術用於WiFi覆蓋的實踐。
“全球第一”是許多光啟産品共同的標簽。2014年至2015年,光啟領銜起草了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領域的國家標準《電磁超材料術語》。該標准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實施。“這一標準,打破了歐美對前沿科技的技術和標準壟斷,為中國在超材料領域的領先優勢奠定了基礎。”劉若鵬説。
既有硬基礎,又有軟實力
在光啟超算中心,一台台電腦整齊排列,指示燈此起彼伏地閃爍。一眨眼的時間,就能進行700萬億次的計算。中心負責人王能武介紹,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超材料設計和倣真專門平臺,每天,各種原材料倣真的模擬實驗就是在這裡完成計算。
推開光啟超材料空間實驗室的門,陰暗的房間裏,只有幾盞強光燈聚焦在實驗區域,墻壁、地板和天花板上佈滿密密麻麻的錐形海綿。“這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外界電磁波等對實驗的干擾。”實驗室負責人説,實驗室可完成多項超材料電磁性能測試,為技術和産品的開發提供寶貴的數據。
這些領先的設施設備,為光啟的創新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光啟擁有全國唯一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及在建的省、市級實驗室共14個。國家首個超材料領域“863”計劃項目——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就由光啟承擔。
設備是創新的硬基礎,人才則是軟實力。2011年底,光啟博士後工作站建成,現已累計招收博士後93名,其中超過30人是從全球排名前200的高校畢業的博士。同時,光啟面向全球選聘人才。
優秀的設施建設和人才儲備,令光啟的事業不斷騰飛。2015年度,光啟旗下各單位專利授權量達792件,包括發明專利授權585件。
創新共同體橫跨幾大洲,核心技術得以互換
在劉若鵬看來,創新不是一個人、一家企業的事。“光啟要搭建一個大舞臺,給那些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人,最多的機會和最大的包容。”
“他們可能年輕,還沒有成就,但那股勇於嘗試的精神吸引了我。”第一次來到馬丁飛行包公司,劉若鵬就被那裏的“一無所有”震驚了:沒有一名專家、沒有成熟的技術、沒有能飛的産品。
創始人賣掉了自己的房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做飛不起來的“飛行包”……這有些“傻氣”的場景,卻讓劉若鵬動容。光啟不出3個月就花費5000萬美元收購了這家公司。在原來的基礎上,重組團隊、設計産品。很快,這款個人飛行器設計、製造完成。
去年12月,光啟馬丁飛行包在中國境內首次公開飛行,並簽約售出了首批100台飛行包和20台飛行包訓練機。“這使得我們在個人飛行器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季春霖説。
馬丁飛行包只是光啟全球創新共同體的一部分。這個共同體橫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業務分佈在12個國家和地區,人數超過1400人,包含太陽方舟、空間懸浮站、智慧光子等眾多項目。
2016年5月,光啟全球創新共同體孵化器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科技企業首次在以色列設立的科技基金及孵化器。
成員之間核心技術的互換是共同體的重要功能。此外,共同體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整合成員的技術、産品,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