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島衝擊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恐成新難向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7-15 09:33:53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中國台灣網7月15日訊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選前大談“新南向政策”;當選後就職典禮上,還唸唸不忘要“錢進”南方。不過就在新當局風風火火推“新南向政策”時,天外飛來一件台塑越南鋼鐵廠事件,接著又出現中鋼投資印度鋼鐵廠再出問題。而菲律賓提出的所謂南海仲裁案更如雪上加霜。島內專家批評,蔡的“新南向”,也包括菲律賓,連這種大是大非問題都沒有談好,要怎麼往南走。
台灣《中國時報》發表文章指出,顯示“新南向政策”可能比新當局的想像與預期更難、風險更高。新當局如果無能強化與“新南向政策”相關各方的關係,建立對口單位、協商出解決問題的機制,簽署需要的各項協定,“新南向政策”終將成為鏡花水月。
台塑越南鋼鐵廠經過近10年的規劃、興建,總投資金額高達台幣3400億(新台幣,下同),終於要點火生産營運。但點火前夕,台塑越鋼上個月先被越南政府查稅,要求退還7000萬美元。接著在缺少證據的情況下,越南海域污染導致魚群大量死亡、引發民眾憤怒一事,越南政府歸因台塑越鋼排放廢水不當,為此被罰款高達5億美元。
更離譜的是台塑不得不“吞下”苦果,原因是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前往越南處理相關事項,結果人被扣住。如不賠出5億美元則恐怕無法離境、高爐點火亦遙遙無期,台塑不得不在點火前就賠出5億美元。
中鋼到印度設廠同樣嚴重受挫,印度政府推翻設廠前的協議,將原本承諾中鋼要進口的熱軋原料關稅從5%驟升至10%,但相較之下,日本、韓國只要1%。根據中鋼的説法,印度廠恐怕難以為繼,“已經有最壞打算”。
新當局高舉“新南向”大旗,意在“去中”。不過這一目的,學界與業界已多所批評,認為“不切實際,難以達成”。因為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東南亞共同體加上印度經濟規模,還不到大陸的一半。加上台灣與大陸文化、語言相同的優勢,及過去數十年的經營,新當局要以“新南向”取代大陸,坦白説,客觀數據與現實情況都可看出:不可能做到。(中國台灣網 高旭)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