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首對“九二共識”清晰表態:拒絕大陸設置時限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劉洋 徐亦超】 7月22日,“蔡英文上任後首次接受外媒專訪”的消息被多家島內媒體聚焦,跑到台灣採訪她的是美國《華盛頓郵報》資深副主編萊利·韋茅斯。在專訪中,蔡英文發表了頗多在大陸聽來較為刺耳的言論,專訪標題則被定為“台灣總統:北京必須尊重我們的民主意願”。22日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採訪的大陸學者表示,兩岸間的尊重須是相互的,蔡英文必須尊重大陸堅定的統一意願。

 

在21日刊登于《華盛頓郵報》的專訪中,韋茅斯對蔡英文的提問涉及兩岸當下諸多敏感問題。比如,“有學者認為,大陸方面為你接受九二共識設立了期限,這是否是真的?”蔡英文宣稱,“要求台灣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aiwan)違反人民的意願去接受對方設的期限,可能性不大”。島內親綠媒體《自由時報》稱,這是蔡英文首度對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做出比較清晰的回應。

 

針對“5·20以來,中方切斷兩岸溝通的官方管道,計劃如何處理與北京的日常關係?”蔡英文稱,兩岸至今一向有各種不同的溝通管道,不只官方的聯繫,還包括民間的接觸,兩岸間的立場有所分歧,“我方至今盡力讓個中差距縮到最小,相信中方會了解我就職時釋出的善意”。值得注意的是,在《華盛頓郵報》刊載的採訪摘要中,僅韋茅斯兩次提到“大陸(mainland)”,蔡英文始終用CHINA一詞指代大陸。

 

蔡英文在專訪中還談及島內年輕人與年長者“不同的中國觀”,批評美國政府自1979年後“不公平地”將台灣定義為“政治實體”,宣稱“我們是一個國家,一個民主國家”。她還表示將擴大來臺遊客來源,以應對大陸游客的減少。被問及馬英九向美國求購柴油潛艇未果時,蔡英文還稱,台灣會研發自己的潛艇。

 

談及台灣為何不接受南海臨時仲裁庭判決,蔡英文給出3點原因:1 台灣是當事方但未被邀請參與仲裁;2 台灣不接受被稱作“中國台灣當局”;3 太平島是島,不是“礁”。

 

對於蔡英文上述言論,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22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這是蔡英文對於“九二共識”的第一次較明確表態,暴露了其“台獨”的意識形態。而蔡英文打著所謂“民主”的幌子去否定“九二共識”也意味著她其實已經完成並提交了她就職時那張“未完成的答卷”。這也令任何對蔡英文尚抱有一絲幻想的人們,拋棄了她們心中最後的幻想。

 

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則認為,蔡英文這次的表態並沒有什麼新東西,她對“九二共識”的態度也秉承了一貫的模糊和“拖字訣”。她只是利用這個機會重復了她一貫的説法,基本上還是對兩岸關係的關鍵問題採取回避拖延的戰術。至於蔡英文一直提到的“民意”問題,巫永平認為,大陸對祖國統一有大陸的原則和立場,只談台灣民意是片面的,台灣民意加上大陸民意才是兩岸人民完整的民意。

 

張文生説,所謂的“民意”不過是騙人的政治手段而已,台灣的“民意”也曾支持過兩岸統一,民進黨為什麼不重視?現在所謂的“民意”不過是民進黨製造出來的。而且,大陸也有大陸的民意,如果蔡英文拿所謂的“民意”或者“民主”的旗幟去搞兩岸對抗,大陸方面不會接受,大陸的13億人民也絕對不會接受。蔡英文必須認清目前兩岸關係的現實。

 

採訪中,韋茅斯問蔡英文,是否認為自己正彌合兩岸間的鴻溝?蔡英文稱,“這段時間我們非常謹慎地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我們未採取挑釁舉動,確保零意外發生,我們希望可以通過溝通管道,逐漸建立兩岸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