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台灣畫家吁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盼兩岸加強交流

圖片默認標題

 

資料圖

 

八旬台灣畫家吁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盼兩岸加強交流

 

資料圖

 

中新社杭州7月26日電 題:八旬台灣畫家吁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盼兩岸加強交流

 

作者 施佳秀 楊韻儀

 

“文化是一個柔性的(東西),促進兩岸彼此的情感,(兩岸民間交流)應該要更多。”年逾八旬的台灣傑出畫家林智信26日于浙江杭州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談道。

 

由杭州連橫紀念館、台灣財團法人兩岸和平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林智信《芬芳寶島》油畫展”此間正在浙江杭州連橫紀念館展出。

 

八旬台灣畫家吁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盼兩岸加強交流

 

資料圖

 

林智信早年擅長木刻版畫,年深歲長後,復歸自然,懷念物資雖然匱乏,民風卻是淳樸可愛的20世紀50年代台灣農業生活,萌生了創作巨幅油畫記錄台灣的意念。

 

“(現在)在田野裏很少看到農人在耕作。1950年代,你目之所及,非常有生氣,大家都忙著耕作,那一段時間民情是非常善良的,門不閉戶,現在這個社會,人的感情疏遠了。”林智信舉例,他的鄰居住在他的隔壁28年,卻還不知道他的名字。

 

     八旬台灣畫家吁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盼兩岸加強交流

 

資料圖

 

為了用油畫記錄台灣,18年間林智信輾轉兩岸各地寫生,並對油畫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學習和研究。2007年,林智信起筆創作,花了7年時間,于2014年7月完成《芬芳寶島》這幅鴻篇巨制。

 

據了解,《芬芳寶島》由102幅4尺×8尺大小的畫幅相連而成,全卷長達826尺,全景展現了北起基隆嶼,南至恒春半島的台灣風情。畫作從醞釀到完成,經歷了25個年頭、9000多個日子,全面反映了台灣20世紀50年代的人文地理、民間習俗和生活意向,堪稱劃時代的大手筆創作。

 

林智信一直希望借助創作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在《芬芳寶島》之前,林智信還創作了傳統木刻浮水印版畫巨作《迎媽祖》,內容包括台灣各地“媽祖繞境”的陣頭、曲藝、藝陣、藝閣等,結合民俗與藝術、親和性與裝飾性,蘊藏著豐富的民間信仰資料,詳實記錄了台灣民間信仰的實況,其中有些老百姓的服裝是明末清初的一些傳統服裝。

 

林智信説,《迎媽祖》在浙江寧波展覽的時候,有些年輕人看不懂,但是年老的人就知道這些完全是中國傳統的東西,“現在我所做的就是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林智信看來,只有回歸中國傳統的文化,才能讓整個國家穩定。他對記者表示,現在台灣有些藝術家正在慢慢推行傳統藝術的保護,他還告訴他的子孫,“你一定要有中華的美德”。

 

談到兩岸交流,林智信表示,兩岸的文化交流能夠促進兩岸老百姓的情感,台灣的老百姓也非常歡迎兩岸的文化交流,“文化是一個柔性的(東西),促進兩岸民眾彼此的情感。”

 

而未來,林智信也希望,兩岸能夠有更多的民間文化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