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對黃埔軍校的援助
編輯: 章文君 | 時間: 2016-08-04 08:55:53 | 來源: 海峽飛虹 |
1917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蘇維埃政府。這給處於革命生涯的最低谷的孫中山帶來了希望。對於孫中山領導下的革命政府來説,有著革命成功經驗的蘇聯,給了他重要啟示。而此時的蘇聯也在世界範圍內尋找盟友,但暫未得到西方國家接納,轉而將視線投向了毗鄰的東方大國。蘇聯不僅從思想上幫助孫中山認識到創辦軍校的必要性,而且還應孫中山的請求,從組織上提供了優秀的軍政幹部,從物資上提供了大批的經費和軍械等援助,使得黃埔軍校順利開辦。
一、確立建立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思想基礎
1921年12月,共産國際代表馬林經李大釗介紹在桂林訪問了孫中山,向其提出了關於中國革命的建議,主要有兩條:一是改組國民黨。這個政黨要聯合各界人民,特別是工農大眾;二是要有革命的武裝的核心,要建立軍官學校。這兩條建議都説到了孫中山的心坎上。對孫中山鼓舞很大,這為孫中山建立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奠定了思想基礎。
1923年2至3月,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愷在日本熱海等地與越飛舉行了一個多月的會談,廖越會談的最大收穫是:在商定蘇聯政府援助孫中山創辦廣州軍校計畫之同時,有開闢和疏通了莫斯科全面支援國民黨政府的渠道。1923年3月8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了每年“給孫逸仙約200萬墨西哥元的資助”及“向孫逸仙派出政治和軍事顧問小組”的決議。越飛于5月1日給廣州轉來了“蘇聯政府致孫中山電”。其電文謂:“我們準備向您的組織提供達200萬金盧布的款項,作為籌備統一中國和爭取民族獨立的工作之用。這筆款項應使用一年,分幾次付,每次只付500 000盧布……遺憾的是,我們的物資援助數額很小,最多只能有8 000支日本步槍,15挺機機,4門‘卡』砲和兩輛裝甲車」;希望您「利用我國援助的這些軍事物資和教練,建立一個包括各種兵種的內部軍校(而非野戰部隊)」蘇聯政府迅速為孫中山派來了第一批顧問人員。由越飛的軍事助手格克爾上校從全俄參謀學院東方係挑選出來的5位顧問——波裏亞克、捷列沙托夫、切列潘諾夫、格爾曼和斯莫連採夫,於6月21日抵達北京,除斯氏留京工作外,其餘4人在3個月後分別陸續南下廣州工作。
1923年8月,孫中山派出蔣介石、張太雷、沈定一和王登雲組成的4人代表團赴蘇,學習蘇聯紅軍的軍事政治經驗,開啟了合作的序幕。蔣介石向蘇聯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斯克良斯基和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提出,請他們派人到中國南方,倣照蘇聯紅軍,幫助創建中國軍隊。1923年10月,鮑羅廷和助手波利亞克到達廣州,受到了國民黨總理孫中山的接見,並很快取得了孫中山的信任並為其頒發委任狀,委任鮑羅廷為國民黨組織教練員,參與籌建軍事學校。
蔣介石
1924年5月,在共産國際和中國共産黨的大力支持下,孫中山「以俄為師」,創建了歷史上第一所革命的軍事學校——陸軍軍官學校,因為地址在廣州郊區的黃埔長洲島。故簡稱「黃埔軍校」。
二、對黃埔軍校創校建軍進行資金援助
黃埔軍校舊址
黃埔軍校建校初期,國民黨在廣州尚立足未穩,軍校建設所需的資金和裝備極度匱乏。廣東大大小小的稅源,都把持在「大元帥」孫中山名義上的部下—粵、桂、滇係等軍閥手中,他們坐地設卡、徵稅籌餉,佔盡財源,且各自為政。國民黨要建軍校,軍閥們對這個臥榻之側將要成長起來的勁敵,自然是消極對待甚至百般阻擾。軍校囊中羞澀,主要負責籌款工作的廖仲愷嚐遍了其中艱難。據廖夫人何香凝憶述:「他常常夜裡要到楊希閔吸食鴉片的煙床邊等楊希閔簽字,然後才能領到款來,送去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幾百學生的學費、宿費、伙食費、甚至連服裝費、書籍文具費用,都是政府供給。而這些錢就是其這樣辛苦籌來的。」時任黃埔軍校教官之一的張治中也回憶説:廖先生「為我們犧牲身份」跑到軍閥公館裡去陪談笑並向其要錢時,「只説有一個緊急用途,始終不敢提到是為黃埔學生的伙食」,在「同我們講起籌款之種種困難的時候,他幾乎落下淚來。」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宋慶齡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的主席臺上。臺上還有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左一)、校長蔣介石(左二)。台下著白色西裝者為蘇聯代表。
在孫中山黃埔創校建軍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黃埔軍校開學後,蘇聯政府的確為其建校提供過不少經費。據莫斯科在1925年3月7日給北京的一封信中説:「加倫給了黃埔軍校兩個月的維持費十萬盧布。」3月19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由伏龍芝、齊契林、莫洛托夫和彼得羅夫(後由維經斯基取代)同志組成的」中國委員會,來「監督日常援助國民黨和同情它的團體的措施的執行情況」,並經辦以後「中國的一切軍政工作和經費發放」。它在5月7日的會上又提出,應為廣州「組建的部隊撥出必要資金」。這事由中國委員會在5月29日的會上最後作出決定:「撥出45萬盧布用於組建兩個新師團,維護一個老師團及黃埔軍校。指示加倫同志,上述款項為9個月,即到1926年1月1日的費用。」該委員會還在6月5 日的開會記錄中寫道:「在兩個月內另給加倫撥款10萬盧布,資助黃埔軍校和一個老的師團。同時……指示北京和加倫,我們資助的45萬盧布只用於組建部隊的開支,師團建成以後的費用應當完全由中國人承擔。」上述記載説明,蘇聯提供給國民黨政府用於黃埔辦校建軍的常費額度,一般是平均每月5萬盧布,此外還有些臨時追加款不在其中。儘管蘇聯政府當時決定:「把撥出的器材和資金作為給中國政府的貸款提供」,也就是説,這些錢是要還的,並非如鮑羅廷等所謂是無償地「捐贈」。不過我們還應承認其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功不可沒。因為這些經費對國民黨政府之辦校建軍事業來説是不可或缺的,它來得及時並確實起過重要而巨大的作用。
三、向國民黨政府創校建軍提供武器裝備
蘇聯為黃埔黨軍之肇建與發展,及國民革命軍實力的壯大,提供了不少的武器裝備。這是它對國民黨辦校建軍事業的又一大貢獻。眾所週知,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是在既少資金又缺槍械的情況下艱難起步的。當時大元帥府轄下的石井兵工廠,雖「每日出産德式七九步槍三十五支」及「子彈二萬發」,另每月還能生産「馬克沁式機槍三挺和美式自動毛瑟槍兩支」,但該廠在軍閥控制下根本不聽帥令。
軍校教練部主任王柏齡後憶述謂:孫大元帥在開辦軍校前曾「量販300支粵造七九毛瑟槍給黃埔軍校……當時兵工廠並不以我們學校為重,只知道往軍閥那裡跑。廖(仲愷)先生交涉了不少時日,開學時僅僅發下30支,夠勉強發給衛兵守衛」學校用。直到黃埔軍校「新生於5月入學之際,所得到的槍械,還是只有不足(學生)半數的230支,子彈也沒有,簡直是徒手狀態」。後經蔣介石、鄧演達去找廠長馬超俊,才答應「大力幫忙,不久即秘密運來步槍500支」。面對這種情況,孫中山和廖仲愷等即把黃埔建軍所需的武器裝備,全寄望在蘇聯政府已允諾的軍事援助上面。
蘇聯政府早在1923年5月1日給孫中山的電文中,就答應過要向廣州國民黨政府提供一批武器,但它對此卻遲遲未付諸行動。直到1924年3月20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始「委託伏龍芝同志親自負責發放……1萬支步槍和一定數量的火砲」給廣州。1923年10月8日將其援助國民黨的第一批軍械,用「波羅夫斯基」號艦從海參崴運到了廣州。關於這批軍械的種類和數量眾説紛紜。據《蔣介石年譜初稿》記載:俄艦「內有大本營向俄訂購的山砲、野炮、長短槍支、輕重機槍和各種彈藥」;黃埔學生宋希濂也認為蘇俄運來的武器「有日本三八式步槍數千支,野炮、山炮二三十門,重機槍約百多挺,以及各種彈藥、通訊器材等」。蘇聯援助的武器對黃埔軍校的教學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姚金果著:《解密檔案中的孫中山》,東方出版社,2011年10月。
2.周興樑:《蘇聯對孫中山黃埔辦校建軍的資金和軍械援助》,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4期。
欄目簡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海峽飛虹中文網攜手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特別策劃推出《聲音檔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的日子,我們梳理中山先生親歷的歷史事件,為您講述民國的史事與人物,緬懷中山先生的歷史功勳。孫中山先生曾説過: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