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香港,住在“活化”的歷史建築裏

空氣中瀰漫著清香,綠樹掩映青瓦紅墻,間或有幾聲鳥鳴,入眼所及,尖頂的平房建築皆有近百年的歷史,身處在饒宗頤文化館裏,不禁感嘆香港鬧市還有如此清雅的所在。

 

這是香港歷史建築“活化”工作的一個剪影。

 

在香港,摩天高樓間隱藏著1400多座歷史建築,記錄了這座城市的百年過往,也承載著市民共同的回憶。而同時,寸土寸金的香港,每一寸地皮都代表著一個商機,空置的古跡該如何保護,才能不被經濟發展的浪潮所破壞?敢於挑戰的香港人在不斷探索中,將古跡“活化”成旅館、超市、文化中心等現代建築,古為商用,探索出一條古跡保護的“新出路”。

 

古為商用 百年古跡“化身”文化旅館

 

饒宗頤文化館坐落在香港荔枝角山崗上,前身是荔枝角醫院。行走其間,略帶銹跡的通風口,簡單古樸的窗欞扣,還有“巴掌大”的通報窗,這些不説話的物件默默傳遞出豐富的歷史細節。在“活化”之前,這片尖頂紅墻的平房建築群曾肩負過華工工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等諸多功能,見證著區域發展的每一段故事。

 

2008年特區發展局推出的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決定結合社會企業力量,賦予歷史建築新的商業價值,前荔枝角醫院名列其中。在對10個改造計劃仔細評選後,具有“香港文化傳承”理念的饒宗頤文化館改造方案最終中選。

 

饒宗頤文化館行政總裁黎業榮介紹,為了能原汁原味地保留原有的建築特色,他們在改造過程中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手工打磨掉所有墻表的白色防潮油漆,露出本來深紅色的磚墻;保留以往的結構框架,為舊建築注入適應時代的新改動,確保符合安全標準……“鋪瓦尖頂紅磚平房,正如香港一樣,結合了中西特色,我們希望盡可能留下以往的外觀,把20世紀香港的老建築風格保存下來。”

 

“活化”後的饒宗頤文化館以香港國學大師饒宗頤命名,主打“中國風”,古意盎然的園林分成了文化旅館、展覽演藝區和歷史保育區三個部分,用旅館的商業收入支持文藝展演和古跡維護。黎業榮説,“活化計劃撥款幫助歷史建築改造,之後的經營就需要運營者自負盈虧,僅老建築的維護一年就需200-300萬港元,資金壓力很大。好在現在認同文化傳承的有識之士越來越多,我期待兩年後能夠實現收支平衡。”

 

集體記憶也是“古跡” 公屋建成青年旅社

 

文物保育對務實的香港人來説似乎是個“虧本”的買賣,但香港市民對於歷史建築保護的態度卻很堅決。2007年,香港特區政府由於填海造地的需要拆除了1925年建立的皇后公共碼頭,卻引致大批民眾垂淚惋惜,心疼集體記憶不復存在。

 

這次事件讓特區政府放慢了城市發展的腳步,開始反思很多曾經不被視為古跡、卻有意義的建築物該如何對待。由此出發,特區政府提出了“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吸引非牟利團體參與,既要整修維護如“饒宗頤文化館”之類的百年古跡,也將香港有社會價值的老建築系統保存更新,打造成不同的文化地標。

 

由此才有了“美荷樓青年旅社”。

 

作為香港第一代安置災民的公共房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美荷樓是許多香港“屋邨仔”(在公共房屋長大的人)的集體回憶,草根的生活、清貧的歲月、鄰裡間的脈脈溫情,都飽含其中。這座並非“主流古跡”的H型大廈,在“活化”成青年旅社後,卻變成香港著名的住宿點,外地遊客在此感受地道港式生活,更有很多香港人週末攜家帶口前來,懷念以往的舊時光。

 

為不讓“活化”後的建築和原有歷史脫節,“活化計劃”中多數方案都格外注重歷史意義的展現。在“美荷樓青年旅舍”中,就專設一間公屋生活館,館內陳設第一代公屋房間的複製場景,還佈置了超過1200件居民藏品、40多段口述歷史,拼湊出從1950至1970年代香港公屋居民的生活點滴。正因如此,生活館常能見到不少耄耋老人的身影,在一幅幅黑白照片前久久駐足。

 

在香港,保護古跡文物不單單是歷史文化的延續,更面對著土地和經濟的挑戰。在商業利益和歷史價值之間,香港選擇了後者,卻又用“歷史建築活化”這一巧妙的折衷,證明了兩者並非不可兼得。暢遊在兩處各有特色卻歷史厚重的旅館中,能感覺到的是,香港市民的心中不僅有“柴米油鹽”,更有“詩與回憶”。(吳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