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刊:中國與西方在科技領域已進入"創新互鑒"階段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8-08 15:38:07 | 來源: 人民網 |
網絡圖:英國《經濟學人》的封面:《中國的技術先驅》
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封面文章聚焦中國科技行業指出,中國一些創新産品的成功有力反駁了一些人認為中國公司只會“山寨”而不懂創新的傲慢與偏見,中國與西方國家在創新領域已進入“相互借鑒”階段。
這篇題為《中國的技術先驅》的文章説,在許多人看來,中國的科技行業是一個封閉市場,本土公司只會抄襲別人的創造,但事實上,只要仔細審視就能看到中國整個科技行業更積極的一面。
文章認為,中國的科技行業並非難以進入。社交網絡巨頭臉譜旗下的及時通信應用WhatsApp在中國使用沒有什麼障礙,但它遠不能與微信相比。對中國用戶來説,西方的移動應用“看起來實在是很落後”。
文章説,微信所做的多功能集合在全球獨一無二。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已超過7億,提供包括即時消息通信、語音呼叫、內容瀏覽、遊戲和支付等諸多服務,已經超越了一款普通應用的定義,更像一個大的系統平臺。匯豐銀行對微信的估值超過800億美元。
文章指出,此類創新産品的成功有力反駁了一些人認為“中國公司只會‘山寨’別人産品而不懂自我創新”的傲慢與偏見。
微信不是唯一的例子。電商企業阿裡巴巴設計出支付寶來解決網絡購物過程中買賣雙方之間的信用問題,如今阿裡巴巴已推出了更多服務;滴滴也在拓展服務範圍,比如滴滴大巴和新車試駕;新浪微博的很多功能也是推特所沒有的。與西方競爭對手相比,中國公司的很多收入都來自支付業務、虛擬商品和遊戲,這也讓它們對網絡廣告收入的依賴沒那麼大。
文章總結説,中國與西方國家在科技行業發展上已進入“相互借鑒”階段,中國公司的成功經驗正逐步重塑西方消費者在移動互聯網上的體驗。比如,臉譜已嘗試把支付、電商服務整合到自身的即時通信應用中,這顯然是受到微信啟發。“希望一窺移動互聯網商務發展前景的公司,不僅要看矽谷,也要關注太平洋彼岸的中國。”(新華社倫敦電 記者 張家偉)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