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有助中國與世界對接“新常態”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8-10 16:19:13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G20所提出的結構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出中國的意願。這次G20杭州峰會的主題如包容和互聯、創新等都體現了中國的訴求。但這並不是我們單獨的需求,實際上這些訴求很多都是良性互動的,也會給其他國家帶來機會。
中國雖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大國,但還不能説是經濟強國,如果未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從旁觀者走向引領者,我們就有能力對世界發揮力量,但前提是我們自己得把自己做強了。所以我們需要從頂層設計入手,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下去,不能像過去一樣簡單地靠需求拉動,因為這樣産生的産能還是過剩的低端産能。
事實上,未來的世界經濟充滿變革。在第四次工業工業革命,也就是智慧化革命中,我們中國也需要走上制高點。這種情況下,我們對G20提出的9大結構性改革也符合我們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需求,即從要素驅動、資本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恰恰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換句話説,我們需要把中國的經濟新常態和世界經濟的新常態相對接,把我們的供給側改革和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和産能合作連接起來,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創新的作用。如果沒有這些合作,那麼我們也就是自拉自唱,效果有限。中國這些年並不是靠擠壓其他國家的空間去謀求發展的,而很多國家實際上對中國抱有偏見。現在通過G20這樣的一個平臺,讓各個國家把自己的意願反映出來,找到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這樣可能每一個國家最終得到的都不是原來設想的最大化的利益,但是至少比不合作要強。(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 白明)
新聞推薦
-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8月31日至9月1日舉行 外交部介紹有關情況2025-08-01
- 政策“不鬆勁”、消費“有新招”、市場“反內卷”——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2025-08-01
- 2024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8.01%2025-08-01
- 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併發表重要講話2025-08-01
- 把地道的台灣美食帶到福州2025-08-01
- “抗戰勝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峽兩岸記者湖南行”聯合採訪活動在長沙啟動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