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生的內地實習經歷:訪抗洪 賣樓房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8-11 10:26:44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過去的一個半月時間裏,200名香港大學生利用暑假到北京、上海和哈爾濱實習,返港後他們9日總結分享了在內地實習生活的點點滴滴。
就讀英文係三年級的林家櫻,獲分配到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實習。起初,她以為實習就是打雜(幹雜活)而已,譬如取快遞和複印,沒想到單位老師帶她上直播節目,讓她用普通話一同主持。老師甚至為他們爭取機會到發生洪水的災區採訪。“我們連夜坐車12個小時到安徽宣城。坐在救援用的衝鋒舟採訪,我看到被水淹的村莊。救援人員很努力地劃船,他們在過去3天裏只睡了3個小時。我覺得他們真的很不簡單,很敬佩他們。”她説。
另一位實習生蔡元棟是自然科學系一年級學生,他在上海K11美術館工作,協助籌辦一個大型手包展,專責接待參展嘉賓。加班對於他而言是等閒事,他試過早上5點就要起床出發前往機場迎接來賓。而讓他印象最深刻的經歷,是一個智利嘉賓帶來參展的名牌包,因為手續原因,被海關扣查。作為協調事件的中間人,他學會了隨機應變。他説:“事情一發生,我沒有時間去害怕,只能盡力去把事情做好。”
還有大學生遠赴哈爾濱實習。商學院一年級學生韓嘉麗先後到黑龍江省會展事務局和黑龍江應赫投資集團實習。銷售樓盤是她的其中一個任務。她説,一個香港人用普通話向當地人推銷樓房,包括其背景資料、地理位置等,是實習過程中的一大挑戰,但同時也增進了地産行業知識。她介紹説,“我們賣的樓房每平方米大概是5000元人民幣,一個600平方英呎的普通單位只要27萬多元人民幣,與香港的樓價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呀。”
香港青聯學生交流網絡“共創系列”暑期實習計劃2016招募了超過200名來自香港各大專院校的學生,在6月中至7月底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哈爾濱進行四至六星期的實習。實習生也獲安排到企業、政府部門和當地名勝參觀、聽講座、與內地大學生交流學習。
主辦單位香港青年聯會的主席吳傑莊表示,有參與實習學生跟他説,以前對內地沒有太多了解,但六個星期的實習期間,不單見證了內地的高速發展,也交了一些好朋友、好同事,就像一家人一般。離開的時候,他們還抱在一塊哭。(中新社香港電 林宇星)
新聞推薦
- 蔡奇出席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07-11
- 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2025-07-11
- 文明互鑒·藝術交融!慶祝中意建交55週年藝術特展綻放中意文明對話之光2025-07-11
- 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啟幕2025-07-12
- 中國腦圖譜研究系列成果集中發佈 珍貴數據供國內外學者研究2025-07-11
- 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活動成果豐碩2025-07-11